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略说“三身”

  • 略说“三身”

音频在线听

 

同修:对佛菩萨的分身、法身、化身、报身这些不甚理解,上网看了不知有没有完全说得对,老师可否讲讲?

 

老师:哦,我试着说说。

正常来说佛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这里不包括分身,因为分身和这三身是不成系统的,不是一个路子的,因为分身不只是佛有,罗汉也可以有。

 

法身就是根本的那个身,但法身没有色相、样貌这类的外观可读取,所以法身无相。

严格说,佛的报身是获取因果回馈的身,有这个身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异不同,但佛的报身是受福而生的有相之身。

如释迦佛的法身是毗卢遮那佛,报身是卢舍那佛,应化身才是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我们很难见闻得知,因为这个相太高大了,正常来说,世人就算站在报身佛的脚下,根本连脚都看不到,也就无法见到整个报身是什么样的了。

但凡有佛身,严格说有佛身,最顶尖的状态、最初的状态就是报身佛的状态。经文里提到的“无边身”等等,只要还有任何一点相可以描绘的,都可以归到报身范畴。因为有这个身也就有各种承法承业的基础了,在报身层面就已经要承受因果回馈了。

但佛的报身“承福而来”,不是受报之身,为什么呢?因为投入世间,不管在四土的哪一土,只要有所显现,必定要以报身为基础。佛进入任何一层土或者任何一个世界,因为要救度众生,基于这种目标和愿念,严格来说此时的报身佛无业。

但报身佛也实在太高,非是法身菩萨无法见到报身佛的;那么法身菩萨级别之下的众生,若想受佛法化,就必须要有一个更低状态点的佛身来工作,这个就是应化身了。

 

很多人不理解佛的三身,这很正常的。

法身无相,没有什么言辞可以描述,怎么理解?本身就不是可以理解的一个状态。

佛的报身,还需要法身菩萨这个级别,没有契入法身位面的菩萨看不到卢舍那佛。那么我们怎么可能见闻得知?虽然有相,有可以描述的抓手了,但还是没有理解的基础。

佛的应化身,是行走于世间那种有血有肉的色身了。这里有一个化身的问题,因为化身是变化而来,就像一片云彩,一会成个一字,一会成个人字,是不稳定的;完成任务,可以瞬间消失的。我们很多人理解的佛,都是基于民间神话传说那种理解,就应该一念就来、一挥手就没了,这其实是化身。

“应”是回应的意思,佛在法身、报身,为了回应更低级别众生的求愿而有的一种身。这种应化身可能是那种化身,办完什么事,转瞬消失;也可能是行于世间的那种色身,因为色身可以比化身更长久地住世,所以我们说某某佛寿多少多少,不是佛的法身,不是佛的报身,而是说佛的应化身,其中更多是指佛的应身,就和彼时环境里正常人一样的那种色身。

 

三千年前在古印度的北部印度的一个小国家里,诞生了一个王子,这个王子后来通过色身行走实现了成佛的整个过程,这是佛的应化身。所以,一般提“成佛”,往往我都要加一个前缀叫做“示现成佛”。

比如释迦佛这次做太子,千辛万苦后来成佛了,我们看着好像是他如何如何艰难,其实他是给我们演了一趟完整流程。所以在某某世界这个范畴,没有所谓成佛一说,只能是“示现成佛”,因为成佛这个事是法身位面的事,在法身完成的事,和应化身成佛完全不是一个平等关系。

某人想成佛,要在法身完成这个事;然后投报身;再投应化身,这时候平头百姓才能看到这样的一个色身行走的佛。

 

法身怎么成佛?

可能大家也多少听过“圆满法身”。“圆满”这个提法很多,功德圆满啊,三业圆满啊,宿愿圆满啊,这多是法身位面的事。但因为后人可能也分不大清,导致后续的乱用,我们在更下游,理解起来就更难,因为还有前人的多方搅乱在其中。

 

圆满法身,这是法身位面的菩萨要触及的。若按经文所说,可能要达到初住位就可以触碰第一品法身了。佛教提的法身有五分,千万注意不是就五条,而是五个大类,也叫“五分法身”。这里的“分”字就是“部分”的意思,“五分”就是五个部分的意思。所以我说是五大块、五大类,而不是只有五条。

分别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刚刚说法身大士、法身大菩萨,这是要触碰解脱知见的菩萨,也就是要触碰到第五分法身的那类级别贼高的菩萨了;而不能只触碰一类,虽然也可以摸到法身边,但这路程就很遥远了。

“戒、定、慧”是三无漏学,所有佛都是这样教弟子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回归法身的必经之路。你想跨越戒定慧回归法身,在十劫前很不现实的,当然现在极乐模式出现,这个事情可以轻松完成,从极乐莲花出来,瞬间对接完毕宿世积累的修行基础,然后在戒定慧上形成迅速的补齐,因此到极乐就三不退转——阿唯越致,这事很正常,但在十劫前是不正常的,可能很多人也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学佛没有机会触碰法身,佛不铺垫回归法身的方便,自然不需要千篇一律说戒定慧了,因为戒定慧是前三分法身的内容,你想圆满法身,戒定慧的圆满是必须的,然后才是解脱和解脱知见这两大块内容,也就是这两大部分的法身。

这五个部分全部圆满,没有任何错漏差池,彻底圆满法身,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佛了。所以成佛是发生在法身位面的,然后到报身、应化身这都是演戏了,重演几遍而已。

 

解脱和解脱知见这两个部分,过去说过,但说得不多。比如《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中释迦佛对阿难说:这二十五个法门,我是逐个都走通的,但对你来说,还是得选一个契合你的。阿难不会,文殊菩萨替他选的耳根圆通,也就是《观音菩萨耳根圆通》。

佛说二十五个法门每个他都走通,这就是解脱分法身圆满。你只走通一个法门,行,也不错,可以成圣,可以做祖了,但在解脱分法身来说还不够,因为没获得解脱圆满。这也是我否定“大势至菩萨是虚空法界念佛初祖”的原因之一,因为成佛需要五分法身皆圆满,必须在某个阶段完成所有解脱路线都通达的刚性要求;如果只抱一个法门修到成佛,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从法身位面来说,解脱分不圆满。

这事对咱们来说,对一般般的学佛人来说,也实在就是看看热闹罢了,完全够不着、伸不上手的。

 

 

解脱知见,这个更难理解。

“知见” 这个词在佛教里每每出现都是负面贬义词,不是什么正经玩意,但为什么成为第五分法身的名词了?

解脱知见,这是每尊佛与另一尊佛不同的根本区别,只因对解脱的知见有差异,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路子、各种各样的教法。也就是说,五分法身的前四分都是刚性的,圆满即圆满,欠缺即欠缺,这个东西缺了是不可能成佛的。但第五分,允许每个触及的人有各自的差异。

比如,释迦佛的解脱知见是捞虚空法界最不成材的垃圾,汇一起,自己来啃这块硬骨头,结果啃了十之八九了。他的解脱的知见就是他对解脱众生这个事的设想、构想、见解,因与其他佛不同,所以他能干这个事,且干得非常好。

比如,阿弥陀佛的解脱知见,因被提醒你的国土要自摄。背后的话是:你的世界要自摄、你的国土众生要自摄、你成佛时的世界种种都要自摄。结果这一下他明白了,这事我不会,于是210亿国土参观完了,会了,知道怎么自摄了。

他的解脱知见和其他佛的解脱知见有差异,他想救度更为宽阔区域的众生包括恶浊众生,但明白那样的众生来不到净土,于是设立了莲花化生的方便条件,加各种接引愿来构建搭配,这是他对解脱的见解,解脱众生的方法手段不同于其他佛的。

有的佛只用闻香,有的佛只用看花,有的佛只用听风,这从解脱分来说不可能,佛不可能只会这一个手段;但从解脱知见来说,这是他选择如此救度众生的手段方法,是他区别于其他佛的解脱知见。

解脱知见要圆满,也就等于说,某菩萨前面那四分法身都圆满无缺了,还需要谋求在解脱众生、救度众生、教化众生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方案,这样才可以成佛;如果还没有想好怎么教化大众,等来了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这状态是不可能成佛的。

 

这五大部分都圆满无缺了,自然可以选择一块区域,自摄国土,招感对应众生,铺设做演的种种细节,完成八相成道,最后以应化身示现成佛。

比如现在在兜率天的弥勒菩萨,经文说他在讲法,各位天子在听他讲法,这都是幌子。他在研究成佛的细节,比如说,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所有部分完全安排细致,不能出差池的。到时候应化身行走世间,该出现什么事的时候,就会出现什么事,铺垫解脱机缘,最后促成示现的圆满。就像释迦佛做太子时,四门出游,怎么就那么寸、那么巧、那么登对,出一门就遇到点事?不安排,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早些极乐没有出现前,这五分法身的事必须一分一分的磕,这个难度就不是一般般的了。因此经文常常说某某菩萨在什么什么三昧里,那些三昧成百上千的,听着都觉得迷糊,这是干啥呢?不过就是寻求戒定慧分的圆满和解脱分的圆满。

就这事,一个一个圆满,可有得努力了,所以成佛哪那么容易,一句佛号就成佛了?只靠一个什么法门就直接成佛了?鼓励你修行,这样说可以;夸这个法门好,也可以,但从五分法身角度来说,这说法本身就不圆满。

解脱知见更是需要大工夫的事,你都不知道要和众生讲什么,怎么促成他们的解脱?做菩萨可以试着来,但做佛,没有那样的。

极乐的方便提供了戒定慧的快速补齐,那么解脱分能不能快速补齐?也能,但这个快速,多少还得用点时间和努力,不是到极乐马上就OK的,确实需要过程。但极乐的教学条件、环境、资源都非常好,成就前四分法身的圆满,刚性角度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可言。所以到极乐,只要配合阿弥陀佛的教诲,成佛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在过去,五分法身都很难,没有哪个是不难的。但现在有极乐模式的出现,四分刚性法身的圆满就可以不用费心、劳力、耗巨大的时间了,只需要着力研究第五分解脱知见的圆满,所以在极乐的帮助下成佛就快了。

在阿弥陀佛的知见里,促成众生成佛,促成受众解脱知见圆满,他学了老师教他的路子,就是参观其他国土。这个方法加速了这些极乐众生解脱知见的圆满,因为阿弥陀佛当初就是这样圆满解脱知见的。

所以,不懂得极乐对修行、对成佛有多重要,这其实是对佛法也不甚理解才会做的选择;如果懂得极乐的功德不可思议,可以快速补齐前四分的法身,可以快速圆满第五分法身,你还不想去极乐,还想自己拼实修,那脑袋得进多少水?!

可是这事,说实话,当初我在听闻五分法身的名词时,也想学习一下人家怎么说的,各种查找,可能业障大吧,没有见过稍微靠谱、明白点的解释,这事只得自己学习了。

 

分身的部分就不多说了,之前也有说过,虽然也很隐秘隐晦,但和法身、报身、应化身完全不是一个系统的事。

 

菩萨的法身就是尚待圆满的五分法身,一定会有什么部分是不够圆满的;如果圆满就成佛了。所以不同级别的菩萨,在法身位面也不一样。比如只触碰戒分法身的菩萨,也是菩萨,但这个位面就不可能太高。

因为菩萨的法身不圆满,所以菩萨这时候的身应该叫什么身呢?如果非要叫报身也行,但这个报身就不比佛的报身那么恒常稳定、诸福汇成了。因此菩萨还有一个变易生死的问题,这对菩萨来说也是要解决的大事。

把变易生死解决了,也就等同于把五分法身稳定在前四分法身圆满这个位面上了,自然不会再有变易生死的麻烦了。所以到这个位面的菩萨,可以严格叫做“法身大士”,也就是圆满四分法身的大菩萨,他们行走于世间,不急成佛,或者要做什么,不过是在测试或者在谋划自己的第五分法身的圆满,也就是圆满自己的解脱知见分。

说得有点多,可能也吃不消了。就到这吧。

 

同修DC:老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二地圆满戒身,四地圆满定身,七地圆满慧身?

 

老师:这样挂靠也行,参考十地菩萨的状态:一、二、三,对应戒,所以还没有智慧;四、五、六努力保持;七以上满月级,有智慧。

 

人间天 于幻海迷局

2021.3.28

上一篇:无为之谬
下一篇:再聊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