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同修:请问老师、师兄们,我们平时应该如何看待个人的尊严问题呢?包括夫妻之间。当然,这跟个人业力有关,但是平时遇到具体事情,该如何处理对待呢?到底是该据理力争一下子,还是该忍,该一笑了之,一切随顺?如果该争取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考虑?
老师:尊严是无力者的皇帝新装。你没有力量时,尊严离你可遥远了,求而不得;但当你有大势力时,没有哪个敢给你脸色。
有人问孔子什么是孝,答案是色难。可能色难的意思很丰厚,我能理解的是看脸色,包括看人家脸色,也包括不给他人脸色。脸色好,多说点也没什么;但脸色不好,一句话都可能引发战争。不因为自己的种种不在状态给他人脸色看,让他人摸不清你的情况。孝也是这样,看长辈的脸色行事,但也不要给人脸色看。
尊严也是这样,你有力量,不需要攀附什么关系时,是最有尊严的。但凡涉及到对某种关系的攀附、维系,会收敛自己,乃至低声下气。
古文里有个很有趣的故事——我与城北徐公孰美?这个问题,三个人回答的都一样,但都是违背事实的。妻爱他,说他好看;妾怕他,说他好看;外人求他,说他好看。关系不对等时,就是这样。
至于夫妻关系,要自己经营,找到双方的舒适区,关系就舒适;走到双方的紧张区,关系就容易剑拔弩张。
你思维。
同修:谢谢老师!
最近几年确实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感觉有点处处受困。仔细想了想,自己懒,又很多东西放不下。其实困住自己的也不是别人,只有自己。
(二)
同修:老师好,我想问一下关于净宅的问题。净宅与大乘相悖吗?净宅不是有驱赶的意思吗?
老师:有驱赶之意,但也要看你具体操作时的发心。如果实在处理不了,可以考虑试试。
同修:但是又感觉既然走大乘,驱赶不太合适,有点迷糊了。
老师:能送,自然送是好的;但送不了,实在没有办法,不驱赶,又干扰,你能挺着不处理吗?
同修:嗯嗯,好像明白了,我又不对你造成伤害。
同修A:老师、师兄,不好意思插个话,记得您说过一次,仏光范围扩大可以净宅,仏光照过了,除非是怕仏光的,这样是不是对他们也有益处?
老师:有益处,但不做引导、开解,获利有限的,并不能设想众生对仏法有多好的感悟体会。
同修A:收到,老师。
(三)
同修:请问老师,仏力能敌业力吗?
老师:仏也有些是不能做的:不转定业、不能替谁修行、不渡无缘。
这个问题里要先明确仏力与业力。业力中只有一部分是定业,纵然是仏也不转定业,余下没有发展到定业的业力还有转圜空间。
再就是仏力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了。如果把仏力理解为仏才有的力量,这个问题就不具备深入空间。因为,相比众生数量,仏是绝对少数存在,这个问题对我们普罗大众没有指导意义。如果按唯心一派解读,仏力是内在本具的自性显现,又要多出很多围绕自性与现状倒挂的口舌。
在两个名词尚不明确,不管横向、纵向比都是意义价值不大的,里面会有很多搅乱。各自理解的名词尚有差异,基于此的对比等于不奢望获取答案。
仏到底拥有什么样不可思议的力量?这是你我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理解的。仏不坏因果、不坏世间法、不转定业也如此理,并不代表仏做不到,而是仏不想这样做,这是错误的示范,更不可能支持后世学生陷入其中。
(四)
同修:老师好。我最近念圣号,身体会自主运动;读《地藏经》身体会自主合掌跪拜,感觉好神奇。老师,我想知道这些反应到了一定时间会不会停止?
老师:这个情况的成因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成因会慢慢停止;那些气机引动的成因,会随身体状态的调整而慢慢消除;那些被唤醒的宿世点滴,也会随着情绪的调整慢慢消失;那些附体引发的情况,会随众生的渐渐明理、获利,渐渐淡泊乃至消失。
同修:老师,被唤醒的宿世点滴是指跪拜的动作还是指记忆呢?
老师:你看《无量寿经》里提到类似情形,这是宿世间有行为痕迹,但是现世本人并不一定会深刻提取出来对应信息,所以谈不上是记忆。又是一种痕迹展现,也算是另外一类的记忆吧。
就像有些地方会因为环境条件特殊而保留部分声像,那是类似磁盘刻录播放的苛刻条件。我们也会有类似的痕迹,只是很多很多是在潜意识里自动运转的,本人并不一定能抽取出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潜意识的傀儡,潜意识汹涌流动,我们也观察不到、体会不到。
有人说二十一遍进入潜意识,具体真伪莫辨。但行为习惯确实会以潜意识形态存在并发挥影响,只是调取条件非常隐晦,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极其被动的。各种条件具足了会显现出来,条件差些体现得更少,条件差得多了,就隐忍不发。
同修:好的,理解是宿世潜意识的反应。然后附体啥的我也不太懂,我觉得更多是气机的反应。坚持做功课会慢慢停止,这我就放心了。
感谢老师解惑。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23.8.8
上一篇:碎演慈香(292) 趣生极乐的说明书
下一篇:碎演慈香(294) 当心红线警戒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