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末法时的娑婆可以说是五毒俱全,环境条件极差、极恶劣,就算是本土菩萨如前文提到的,他们预见到自己在末法时也是被各种虐待,各种推搡欺辱,乃至要付出生命鲜血的。
这些菩萨在本土已经有深厚的根基了,落实法华尚且会如此艰难。如娑婆这样恶浊惨烈的世界终是太少了,虚空无尽,法界浩瀚,国土星罗棋布,仏刹摩肩接踵,可就算这样,如娑婆这样的世界几乎没有。
一个世界进入减劫,人寿一百了,这样的世界很普遍,可以说进入减劫,且在减劫里很差的这段,很多世界都满足。人寿一百或者更少,也没有什么少见的,为什么娑婆更为特殊?因为,娑婆的众生是释迦仏捡垃圾拣来的,是其他世界不要的垃圾,被释迦仏拣来放到娑婆寄养的。
这还不要紧,要紧的是如《地藏经》所说:娑婆的这类众生,仏陀已经低调地度了十之八九了,剩下那十之一二绝对是极品中的极品,仏陀都拿这些众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这事托付给地藏菩萨尚且耳提面命、多有担忧,若是摩诃萨菩萨插手此事,办坏的概率更高;且是那些意气风发、对娑婆没有深刻体会的菩萨,办坏这事的概率就更高。如果办坏了,这些菩萨当如何自处?这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非常窘迫了。
来这娑婆干活,可能你干不了,可能你干不好,这都无所谓,但你给娑婆的预定计划拖后腿,这就麻烦了;人家本着好意,结果陷入这样的局面,这太糟心了。
再有,这类情况在《楞严经》里也有出现过,那些金刚密迹菩萨种族护卫楞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
释迦仏在娑婆的行走,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其他世界并不通用。比如,我们常常说的“离苦得乐”,这四个字就不与其他仏国通用。因为,娑婆有苦,娑婆的众生需要离苦,其他有仏的世界几乎一水人寿两万以上,他们的苦和我们的苦能比吗?如大长者子见仏相好,就发愿度众生,这事我们理解得了吗?这就是差距,其他世界的众生学仏的目的,不一定能落在离苦得乐上,但在娑婆六道众生通用。
对离苦得乐的挖掘,我们也开启了较为极端的使用。六道众生中,起码三善道众生对苦的感知是较差的,如天人那样悠哉悠哉没有苦,如很多人那样没有苦,想不到自己会苦。就像走路看到一个老太太,两个红绿灯都没有走过这个斑马线,开车的人不理解这是一种什么状态,等自己是这种状态就知道那多难了,可到那时怕也是晚了。绝大多数人几乎都是恶事临头时才会想起来:原来人道真是苦乐参半的,不算真正善道的。还有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记吃不记打的货,前面是受苦了,等过了这段艰难日子了,把这些早忘脑后了。
我们用《地藏经》来做基础,读它干什么?预支地狱苦!所谓预支就是你现在没有感受、没有遭受、没有领受,但你如果有那么点善根福报,在《地藏经》里看得到地狱的种种痛苦,害怕地狱,你还有得救;如果看了觉得和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那都是别人的地狱,都是别人的苦,这就没有预支到位。
现在没有苦,也不追求什么更高水平的快乐,又不能预支痛苦,在这娑婆靠什么学仏?靠兴趣爱好吗?你们看靠兴趣爱好学仏的,有几个走得下来的?都是走几步就撤退了,浅尝辄止。因为没有较为扎实的动力,学仏很辛苦的,破事一大堆,这些动力不给力、不扎实,靠兴趣、靠三分钟热血,这是不行的。
娑婆的菩萨在释迦仏的带领教导下,对此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因为这是在娑婆干活的必备工具,如果某菩萨在娑婆不懂得离苦得乐怎么做,不知道怎么离苦,不清楚如何得乐,这菩萨在末法的娑婆寸步难行。
如你们也曾试着和人分享仏法、推荐仏法,对方接受吗?如果单靠你自己的能力水平,对方会随着你的推荐一路学习下去吗?离苦、得乐这两个点抓握不住,自己学仏没有动力,劝别人学仏也没有着力点,想度世、度众生的菩萨离开这两个点,在娑婆什么也干不了。
因此,释迦仏对娑婆的圣者教导,尤其是准备救度他人的,都会告知离苦得乐的重要性,在娑婆的菩萨也更容易领会、明白这个事,知道怎么操作,这些是其他世界几乎没有听闻过的。
亦如《无量寿》里提道:在娑婆修善那是比极乐快好些。这话是好话吗?有的人看不明白,就以为娑婆比极乐好,因为修行快啊!那是修善,没说修别的!但对众生来说,修善能解脱吗?修善快于极乐的百倍,其他就都OK了吗?
对菩萨而言,修善不过是要入世的铺垫。菩萨善根缺乏了,需要到娑婆来衔接善根、修持善法吗?这明显不是好话,但就被人听成好话了。
这样的娑婆,积累下这样的较为特殊的教法系统,这些是其他世界菩萨很难上手的事。理解都费劲,别说依靠这个来工作了,指着离苦得乐来工作,其他世界菩萨来了,干不了,吃不上饭,早晚得饿死。
所以,世尊拒绝了他们的好意,这是在其他经文出现类似局面的原因,不是仏陀不欢迎其他世界的菩萨,而是想在娑婆工作需要匹配娑婆的特殊教法。对其他世界来说,这些就是匪夷所思、不知所云的东西,但在娑婆却是颠沛不破的真理,是菩萨道的利器,是成就菩萨的特殊方便之门。
再有,六万恒河沙的菩萨在娑婆沉底,他们好久没有出面干活了,世尊要示现涅槃了,这些菩萨怎么办?弥勒菩萨都是要成仏的妙觉菩萨了,在他的记忆里都不认得这些沉底的菩萨,可见这些菩萨们也很不活跃了。不活跃,不接触众生,不参与世事,如何进一步从菩萨位进到仏位呢?所以,把这些沉底的菩萨捞起来,也是对这些菩萨的一种慈悲,给他们一个方便,给他们一个目标,让他们也动起来,参与到世间的事情里,从而这些菩萨们成仏有望了。
这是释迦仏的慈悲,对本地众生的,对末法众生的,对学仏、不学仏的众生的,对本地菩萨的,对沉底菩萨的,对那些其他世界的菩萨的。这种慈悲是通透的,确实如《金刚经》所言:“世尊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这就是护念、就是嘱咐了。
这一个拒绝意味深长,不是简单的斗气了:你们看我娑婆没人,我码点人来。不是这个意思了。
诸位换个角度,释迦仏如此慈悲,如此智慧,如此高瞻远瞩,我们追随他的教诲,虽然理解很难,深度挖掘很难,但应该形成大局面上的一种认知:释迦仏说的,一定是对我们最好的。
有了这种认知,对仏的教法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了;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法门路径,解脱一事理应不难。只是很多人对自己的定位是有问题的,所以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路径法门,依错谬路线的修持,再努力也终究是歧途岔路。如《阿弥陀经》所言:“汝等应发愿求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