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佛说阿弥陀经析.127(最胜音佛)*

  • 佛说阿弥陀经析.127(最胜音佛)*

音频在线听

 

【最胜音佛】

当我们行进在解脱道上、行进在菩提行中、行进在菩萨道里时,肩负之事、度众生之事、护持法要之事、流传佛法之事、宣贯法义之事,这些统统都是本事,是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

佛教中的一切经文教义,在菩萨道的指导上几乎是出奇的一致,简单说就是度众生之事。于是文殊菩萨度众生,才有在龙宫为龙女讲《法华经》、龙女献珠顿入佛行之事;于是普贤菩萨度众生,才有在微尘国里度诸有情、十方大士皈依、十愿王成就诸圣之事;于是地藏菩萨度众生,才有恶道众生有所依祜、能逃恶获善之利乐可求可希、无量大众成就菩提、六道轮转之事;于是观音菩萨度众生,才有解众灾救诸难、劝化救护无量堕胎婴灵为童子、无量修行者攀附、“耳根圆通”求返闻自性之事……所有的大菩萨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度众生,只是在度众生上,各位菩萨由种种业缘善根等限制,选择了某种方式来契合大众根性,并非是大菩萨有区别,而是众生根性有区别,无量众生与佛菩萨的因缘有区别。

菩萨道到底如何行做?应该如何去落实?就是菩萨四摄法——布施、同事、利行、爱语。是否一法就能含摄其他诸法?能!

如何能落实一法摄四法,以一种法而完全落实菩萨道的四摄法?为什么菩萨的四摄法里着重的点都不是落脚在个人修持上?虽然这四条都可以深入到个人修持,可是却没有提到你必须要修禅定、必须要获得般若智慧、必须要契入种种三昧,为什么会这样?

粗暴地说,菩萨的四摄法是菩萨在四个不同阶段要做的不同的事情。这四个阶段都是什么呢?

第一阶段布施。学佛后,懂得善恶因果的道理,懂得空法自性的道理,也懂得了诸佛慈悲之意,就要做到不和外在众生结下恶缘,这个阶段的菩萨行事小心翼翼,这就是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了。因为学到的内容是要和众生结下善缘,那么以什么来做是最稳妥的?当以菩萨四摄的布施来做。所以当我们学佛明白道理的时候,多数都会明白不能和众生结下恶缘,于是不肯杀生了、不肯再以牙还牙了、不肯再怒目横眉了,用种种的方便布施,施舍内外之财,以此来和众生结下善缘。

布施是救度众生吗?如果布施的是佛法,是正法,这个布施是法布施,是救度众生,可是佛法救度众生有被动性,就是被救度的人得自己跟随去做,如果自己不跟随,佛法再强大对这个人也是没有效果的。什么时候能救度这个人了?待他的善缘累积足够深厚,他的佛缘才会略微的提升;待佛缘提升,以佛法救度他的条件才算基本具足。所以不是所有众生都能马上接受佛法的救度,这是因为善根不够,也就是我过去常常说的福报不够,其实就是此人的善缘不够深厚,这也是我们三部走中第二阶段培福要解决的问题。

菩萨在人世间行走,在六道里救度众生,第一阶段要做的就是和众生结下善缘,从而提升众生的善缘,帮助众生能在以后更顺利地进入佛法中。所以结缘是为救度而准备,结缘不是救度,但救度必先结缘。当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救度众生了,第一位就是和众生的缘,是菩萨挑剔众生吗?不是菩萨挑剔众生,而是众生挑剔菩萨。说到这里各位惭愧一下自己:是否自己在挑剔菩萨?是否自己发生点事就责怪菩萨不给力?是否自己喜欢这尊菩萨、不喜欢那尊菩萨?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和菩萨间的缘在八识里记着,这个缘如果是善缘自然欢喜无量,为什么喜欢这尊菩萨,对另一尊菩萨不感冒呢?就是和喜欢的这尊菩萨过去结过善缘;而对那个不感冒的菩萨,结下的善缘不够深厚;对那些没怎么听过的菩萨是过去连善恶缘都非常浅薄的。这就如《金刚经》里提到,你能听到《金刚经》信受不疑,这是过去久修善根、真的在无量无边佛所做诸功德的缘故;听到了不信,那是过去在佛前做功德少;而那些没有功德的,连听的机会都没机有,这和众生与菩萨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第二阶段同事。做同事,同是相同,事是业行,也就是和众生做相同的业行。众生做的业行可就不是好的了,有很多是恶浊的、混乱的、颠倒的,菩萨在做同事的时候是否能避免这些?很遗憾,若要结缘,众生善根不好只能结杂缘,不能只结善缘了,没有结下善缘的条件。

相比之下第二段结杂缘的菩萨,就要比第一阶段只结善缘的菩萨要更高一些,为什么呢?大菩萨不住善恶而平等救度,以不住相行平等利乐,大菩萨不分善根、不执著善恶,就像有的同修读《普门品》问:为什么里面有不问有罪无罪,念观音菩萨都能救度解脱诸难呢?难道菩萨那么好坏不分,连坏人也救?是的,菩萨如果不救坏人,那么你我就没有一个凡夫可以被菩萨救度了,因为凡夫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按佛教的善恶标准,做到一个真正的善不容易。《阿弥陀经》中提到:得与如是诸上善人同聚!你要是能做到上善,你就应该是和极乐世界的诸圣一样了,而在人世间的角度,好人的标准太低,乃至是错误的。

同事就有意思了,这是很多同修不能理解的,菩萨为什么也要做坏事?《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中在妄言这条提到:佛陀敕诸菩萨罗汉,在世间做淫女、寡妇、贩夫、走卒。虽然做的这个事情不光彩,他们却在其中能赞叹佛行,并且引领周遭众生亲近三宝,趋近和学习佛法,这就是菩萨忍着轮回里的种种恶浊业行,也要和众生结缘的原因。

结缘的目的清晰明白,就是为了以后这个众生机缘成熟时,能以某种因缘救度这个众生,在一个偈语中观音菩萨提到“就算为救度一个众生,流转千万劫也是值得的。”可见大菩萨的行做和心量,乃至那种救度众生的心态是我们很难理解、很难趋同的。大菩萨不分别善恶、不执著善恶,对他们而言善缘恶缘都是缘,此缘就是救度的线索,未来度脱众生的基础。这个部分我们理解了,就很容易理解文殊菩萨的愿了:你赞叹我、咒骂我,这都没啥问题,愿与我有缘,以后救度你啊!这是大菩萨的心量行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级的心态才可以在行做同事的时候,能够在染污中傲然独立,就像莲花生于水,却不着于水;长于水,却不恋于水;成于水,却不共于水。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126(焰肩佛)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128(最胜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