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八大人觉经略说.83(惟慧是业)

  • 八大人觉经略说.83(惟慧是业)

音频在线听

 

【惟慧是业】

那日有人问某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说这句话是在禅定的状态中,思维的能力更加细密,对问题的观察就会更微细,那么观察事情的缘由就会更容易,如这样理解,持戒是执身执心不放逸,在这个基础上,进入禅定的境界就会更容易。

在禅定的境界中一分为二,最为开始的时候是修止,也就是定心一处,不动不摇,这个状态中,是佛来杀佛,魔来杀魔,什么境界来了都一概不管,这阶段适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用修止来锻炼我们的定力,定力足够强悍了,再进入到观中,就更容易了。

很多人念佛也好,念经也好,打坐也好,往往一瞬间出了境界,但是马上心就动了,这心一动境界就没有了。

比如很久前那个时候年轻气盛啊,拿《金刚经》做课本,读了大概几个月的时候,在读到一半的时候能闻到非常香的香味,但是仔细一闻,竟然没有了。这个香味非常特殊,和我们能见到的香味都不一样,又能闻得清清楚楚,又非常舒畅安然,可是为什么一仔细就没有了呢?因为定力不够,心一动就从那个状态中出来了,也就失去了对那个状态的感知能力。

当我们失去对外界的觉知能力,也就是没有智了,因为没有办法去观察周围都是什么情况,不了解什么状态,这就是两眼一抹黑,就算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也是恨地无把,恨天无环,有能力也用不出来,因为找不到可用力的点。

佛的智实在了不得,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依然粗暴地分为两大类:纵智和横智。

纵是从过去到未来,从无始劫开始,到无尽的未来,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能观察到,都能知道;

横智是这一瞬间,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世界,如尘如沙一般的诸佛国土中,任何一个佛国土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或者任何一个众生发出的任何一个念头,佛陀都可以知道。真是: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实在是没有比这个状态再高的,所以叫做无上觉。

所有的佛在本质说都是一致的,是没有高低之分,如果有人说佛有高低,是不解佛意。

有人就会问: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佛呢?叫的名字也不同?他们处的世界也不同?这点在《无量寿经》里答案非常清晰,就是一切佛陀,都是因为宿世的愿力不同,在成就为佛的时候,佛国土的状态、寿量等等有区别,所以这个宿世的愿力就非常重要,佛陀已经完全破除四相,也没有法相非法相,佛就是依靠宿世的愿力来帮助众生的,我们的行做启动了佛陀的愿力,佛陀就会呼应我们的行为。 

所以我们学佛能不能得到佛陀的加持,关键在谁哪?还是在我们自己手里,只是差一点,是否我们能明白佛陀的愿力,然后我们只要以此行做,达到佛陀救度愿的门槛,佛陀就会来救度我们,就像阿弥陀佛的接引愿一样。

接引愿就是信乐念佛,这就是门槛。解释一下就是信愿行,信不信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存在的,信不信有极乐世界,信不信佛陀有大力能接我们往生极乐?这些都信了,那么我们愿否?是否真的从心而外的愿意去,这个愿的力量有多足,是不是一点小事就会放下这个愿?然后就是行做,这里行做要求是非常简单的,乃至十念,哪怕就十念,佛陀就接引。

有人说佛陀啊!你可怜可怜我吧!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佛陀怎么反应?没法反应啊!因为这个事情是建立在相上的,佛陀已经断相了,怎么能在相上帮助我们做决断?于是我们求佛哀佑,得求在佛陀的愿上,这样的话好激活这个能力,而如果求不到愿上,就要辛苦点。举个简单例子:我们都见过铺马路的道砖,如果某一块要换掉的话,当然要挖掉原先的,是不是应该从缝隙处下手,这样才好挖?如果有人说:我力气大,我要在砖面上挖,大家想想他也能把砖挖开,但是要费多大的力气呢?

上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82(惟慧是业)
下一篇:八大人觉经略说.84(惟慧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