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
世间人众里还有部分天生天眼,我称这种人为野生天眼;还有那种所谓的阴阳眼,类似天眼,是从众生身上获取的功能,不是他本人拥有的。这两种情况如果加以合适的引导,促成见闻是可以很高概率的。
但心心念念就想见一下,这对学仏来说起什么作用呢?恐怕作用也不大。所以,引导到另一个位面,就是学习法义,以法的高度见仏的法身。但法身无名、无相、无形,这效果也不是轻易就可以拥有的。
野生天眼在人群中的自然比例大概是千分之一、二,在性成熟之后,这数量会大幅度减少,也就是这个功能会随性成熟而大幅度萎缩,在成年人里的自然比例就更低了,大概不到万分之一、二的概率了。因此,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开启天眼。
想保证开启天眼,现世只有开悟这一个途径。就像有人问我开悟是啥?你别问我这些,如果你开悟了,天眼就可以激活启用,你有这个使用了,问我是不是开悟,我可以告诉你答案;如果没有获取这个效果,就别问开悟与否。这是百分百可以开启天眼的路子,差一点的,那就是慢慢消业了,把业力消到一定程度,也可以,但这就因人而异,不能广说了。
有些人对消业不那么感冒,不那么热衷,其实是没看明白,所有你想获取的各种效果几乎和业力都有直接关联,解决不好业力的问题,想求啥呢?
怎么消减业力?只内求于我问心无愧、清净自我、超然物外,这是不行的,就像你欠人钱然后忘记了,被追讨时,以我超然物外、我仏系、我大自在,这债就能清了吗?显然,这是自取其辱、自欺欺人。
之前也和大家说了无数遍:消业最好的手段是把对应的业力众生送走,从而彻底消灭这个恶业因果,彻底转化掉这层恶缘。如此积累得多了,业力消得就可以多。如果只在乎质量而无视数量,就很容易陷入消业却消不多的局面,自然所求种种还在路上、迟迟不到位了。
因种种原因很复杂,现在市面上的平台、渠道基本上也不怎么提倡这个,毕竟还有危险在其中。但从消业的大角度来说,业力消减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开启各种各样本具的功能,这是修行的副产品,虽然不用主观刻意去求,但如果消业做到位了,这些事也都可能会遇到。至于遇到了怎么处理、怎么面对、怎么看待、怎么使用,这又是一大套复杂的内容了。
再就是如何感得仏菩萨现身。这个事就不可能明晃晃地和大家说了,也不要问怎么做,你把仏法学好,可以有千万种方法;但学不好,给你方法也用不上、用不起来、用不出效果。
怎么成就漫长寿命呢?如之前和某个众生沟通,是修外道的一个众生,默默叨叨按他理解的路子做了七百多年了,连投生善道的机会都没有。他是什么路子呢?确实是放生这类,为什么做了七百多年却没有正常回馈呢?
寿命是啥啊?对人来说寿命就是天寿,是这个身躯存世的最长时间。这个能有多大改变的空间吗?其实空间有,但不是很大。《楞严经》里提到十种仙人都是从人道修成的仙,寿命正常可以达到千岁的,经文称“别得生理”,就是找到一个延长色身躯命的方法,但这个路就不容易了,看看经文里提到的都是什么什么“不休息”才有机会修成仙人的。别说求长寿不休息的修行了,就是让你玩,能几天不休息?各种饮食都提供,你可劲造,能几天不休息呢?所以,经文说“别得生理”是从其他路子得的,不是正经路子。
我们知道仏住世与否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度世的缘是否还在。如果度世的缘尽了,这个世界里再也没有一个人众需要以这副仏身去度了,这就是度世的缘灭。没有这缘了,仏就会入灭,这入灭表了各种各样的法,借这场缘灭再搞一场救度,如果有人看懂了,就不白瞎这场大戏;看不懂也没办法,这是无言之教了。
就像《无量寿经》和《楞严经·念佛圆通章》里提到的那样,极乐对娑婆众生的摄受是有条件的,也就是有缘起缘灭的。缘起,当然是阿弥陀仏慈悲摄十方无量世界大众,也是释迦仏邀请极乐世界为娑婆学仏人做收尾。这个收尾也就是《无量寿》里提到的“止住百岁”,也是《楞严经·念佛圆通章》里提到的“摄念仏人趣生极乐”。
因此,极乐对娑婆普度的缘灭的关键点在于娑婆众生了。如果没有众生欣然求往了,没有众生惦念、思维阿弥陀仏了,没有众生憧憬极乐了,这就是缘灭了。虽然众生还可以有,虽然世界还可以有,但极乐不对此开放了。完成了收尾,这是完成了释迦仏的邀约,余下就是十方世界各种各样的众生能不能满足阿弥陀仏的摄受标准了。能满足,阿弥陀仏可以跨越山和大海来接引他;如果没有人能满足阿弥陀仏的接引标准了,阿弥陀仏度这个世界众生的缘就会灭尽。
极乐度娑婆的缘怎么能绵长一点呢?就是娑婆的人众把极乐的相关能长久地传递下去,这种传递不是经文讲解的传递,而是对极乐由衷渴望和憧憬,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让每一个接触到的人众能升起如此渴望,这就是请仏住世,请极乐住世,请阿弥陀仏住世娑婆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