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掌握自己的学习密码

  • 掌握自己的学习密码

音频在线听

 

同修:老师,地藏经不是说:“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至”?威神即是业力?业力即是威神?

 

老师:没用明白的威神就是业力;清除完毕的业力归属威神。

 

同修:明白了。用明白,就是大乘的分水岭吧?

 

老师:唉,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毕竟如此提法,也只是我们。所以,“用明白”是个什么程度的明白呢?

 

同修:挺宽的。

 

老师:就像告诉某些人要做什么,回答说:明白!基本不能寄希望于他明白了。这样的事是否在各位身上屡有发生呢?

 

同修:我肯定是了。

 

老师:之前说,人的学习模式分四种:开放、认知、逆思、模仿。

开放类的较少,人群中比例不高。加上视觉系,复合后的比例大概就是二十五分之一,也就是五十人的班级里排名较为稳定的第一、第二。逆思的占比也不高,占比最高的是模仿和认知型。

模仿是有样学样,不分好坏。大人吸烟,他偷偷摸摸也要吸烟。

认知是有自己吸收限制的,学习较慢。如果明白道理了,这道理可以秉承许久,不会轻易动摇和改变。

开放,谁说什么都能信,给点什么都学得可以,是典型的学习机器;但容易不分好坏,全盘接纳。这种人虽然学什么都可以很好,但若学佛,就很是灾难。

逆思的思维模式不是顺推形态的,而是逆推形态。就像,从结果反推因和缘,这是逆思模式。因为,世间很多说辞、立场、逻辑经不住逆思的反推,所以这种人不太招人喜欢。

这四种学习模式没有所谓优劣,各有千秋,用好了,都可以很好。

 

你们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学习模式呢?

人数最多的模仿类型用在学佛里,会出现一个坎。因为佛菩萨的行作我们模仿不了,导致缺乏学习目标,需要参考榜样、寻找典范、模仿案例。如果附近没有模仿对象,与模仿对象鸿沟巨大,这是模仿类型学佛人的灾难。通过一番操作后,模仿不到正经、靠谱的榜样,就会去模仿大众,从而人云亦云、随大流、跟风、凑热闹。

这种人需要在一个非常强大的平台团队里,需要有非常给力的伙伴在周围持续形成可模仿的点,从而带动他前进。在现在网络学佛的模式里,这种模仿型的人几乎寸步难行。

 

逆思这种人很讨厌。虽然不一定出于否定而否定,但也会常常发问,或者常常有疑问,且这种疑问可能很密集,没有次序及逻辑。因为逆思导致思维模式很跳,很难形成完整闭合链条。

如果法理形成不了闭环,逆思的结果一定会半途而废。现在也不可能寄希望有个人把你全部的逆思疑惑都解决,且还得按你的逆思逻辑来解决,这几乎是不现实的。逆思的人不容易相信你,就算你乐意给他提供答案和帮助。

学佛秉承逆思,很容易给自己挖诽谤忤逆的大坑,逆思人最容易干这活,也得心应手,不需要刻意,张嘴就来。

 

认知型算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学习榜样,但学习效果不如开放型那么容易获取。认知型需要成系统、完整学习,从而建立全步骤完整认知。如果认知型的人学的东西不成系统,或者几个系统掺杂在一起,会出现左右手互搏、各个体系间互相攻伐的矛盾。认知型在学习初期,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种问题,所以要提前避免多系统同时学习的大坑。

认知的人学佛了,最好是秉承一个系统走。用点时间,研究明白了,在认知层面推演出大致的闭环;保持兴趣,能达到预设目标。认知的人要懂得把其他系统屏蔽掉,这种干扰可不是有些人说的越辩越明。对认知型没有建立法理闭环的人来说,初期、中期的辩论无异于喝毒药。

因为法理闭环没有形成,当下认知体系是脆弱的,结构很不稳定,很容易因为某个点的缺陷导致全体崩塌。

 

 

开放型可以很好地学习,快速地掌握大概情况,很容易获取大量信息。但因不辩好坏、照单全收,容易形成啥啥都行、啥啥都是半瓶水的局面。别人说什么我都懂、我都知道、我都有库存储备,但没有形成深度链接和高度契合,所掌握的信息流于泛泛。

那些学了外道的、鞋教的,不少是属于这种照单全收的。虽说表现得很聪明,其实这种学习适合浅显、广泛的内容,不适合深度和高密的内容。

在人群中自然比例大概是:开放一、认知四、逆思一、模仿四。也就是来十个人,可能八个是属于认知和模仿;另外两个,是开放和逆思的,一个是啥啥都灌得进;一个是啥啥都进不去,总要和你逆着来的。

 

你们可以试着判断自己属于什么类型、会遇到什么、有什么缺陷、有什么优势、需要什么条件,世间学习不过如此,学佛也不外如此。

世间学习还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三种信息获取模式,从而让人反应出的状态五花八门、千头万绪。

 

视觉是那种看书不需要在脑子里发声音的,很容易就可以一目几行,乃至一目十行,或者一页扫一眼就看完了。如果再遇到开放型的,就是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学习速度让人望尘莫及的。

听觉是那种看书略慢的,因为要在脑子里发出所读声音。这个链条就长了点,所以,听觉的人更乐意和朋友并排坐,把耳朵朝向对方,而不是对面坐。

触觉型的人在正常人眼里就是多动症,没一会闲着的时候。要么抠抠这,要么踢踢那,实在不让动,手能在兜里抠半天。触觉型只是敏感信息渠道源于身体的感触,而不是见和听。这种人在正统学习环境里,基本不会被照顾,属于垫底的那种。

人都有这三种信息渠道。说什么型是哪个渠道占比更重,或者说后天训练更依靠哪个渠道获取信息,依然没有优劣之分,合适应对,都可以有发展。

以念佛来举例。

视觉型可以用观像念佛法。比如用水纹念佛就可以非常容易契入状态。他乐意用有画面的方式,也习惯用有画面的方式。

触觉型可以用观想念佛。比如呼吸念佛、节奏念佛,就很容易契入。比如十念十观念佛法,观音菩萨净瓶观等等,这种笼罩全身的方式对触觉型就很适用。

听觉型合适用那种自摄的方式,如金刚念那种,自己出点声音,自己能听到,就很容易契入。让他不发声念佛就很困难,观想画面也不是他的长项。

 

所以,你来问:我要怎么念佛啊?

自己啥情况你不知道,别人用的,你就可能用不了,用得吃力不讨好。

 

以这三种渠道来举例读经。

触觉型合适用随文入观。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在当中,可以亦步亦趋,有移步换景之妙。随文入观是全身心的融入,更合适触觉型的,可以很容易体会自己身心变化,是较近距离的感受,立体模式。

天上祥云袅袅,空中异香飘飘,座下松软铺陈,耳边法音环绕,嘴里甘露清凉,微风拂面稍稍……

听觉的适合做那种沉浸式的读经。让环境里其它嘈杂声音少一点,只有自己的呼吸和读经的声音,或者以很小声的读经、念佛录音做背景音乐。如果节奏控制好,读经不累、不喘、不压气,就很容易有收获和代入感。

视觉的可以试着勾画场景。看到某段经文,快速勾画出对应场面。虽然也类似于随文入观,但具体有差异。勾画场景可以勾画出更远、庞杂、细致的画面,可以帮助自己理解当下的全貌。如果做锻炼,可以由远及近地勾画,也可以反向来。在读经里,这两种场面勾画都会出现。

 

四种学习模式加三种信息获取渠道,各有优劣,你们想学好些什么,哪怕是世间的学问,也需要自己对照,掌握自己的学习密码,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闲聊如上,各位晚安。

 

                                      人间天 于幻海迷局

                                           2021.5.16

上一篇:从两个案例说系统利益
下一篇:身上没屎坟头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