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读经和圣号消业的区别

  • 读经和圣号消业的区别

音频在线听

 

同修问念佛消业和念经消业的差别在哪里?略微说说这个部分,希望大家能有收益。

佛法里所有修法全部都是悟后起修,只是法门不同,所悟和能悟有所差别。所悟就是我们知道的、我们听到的、我们理解的;而能悟那就是毕竟圆满、究竟真实的部分。所悟只是能悟的一个部分,一个侧面,或者是一个线,一个点。修持法门需要的悟,是在所悟上,而不是在能悟上。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多少了解一点才能去修这个内容;而如果丁点都不知道,乃至道听途说都没有,这个所谓法多好多坏,我们是根本修不了的。

我们听过这样的一句话“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持名。”以圣号统领一切,以圣号作为纲领,作为陀罗尼总持门。持圣号的修行方法,也同样需要一个对应的悟,才能随后起修。

 

持圣号的所悟从哪里得?必然要听闻到念圣号的利益、方法、原因,真实地明白了,才能落实下去,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和人说你念吧,没人会去做的。比如《地藏经》里提到“欲度山林及过海”,要经过危险道路,先念一万遍地藏圣号能保妥,那么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想着“我要念一万地藏菩萨“了。如果《地藏经》没读到这里,就算自己要经过非常危险的地方,需要这种帮助,因为不知道要怎么做,这个圣号的力量就释放不出来。所以持圣号的所悟在经文中,就是你要明白圣号的好处是在经文里获得滴。

有人不喜欢自己读,他喜欢听,于是东边听西边听,各种听,然后凑在一起组合成一个认知。可是这个组合而成的认知是否不偏,还是要落在经文中,找到教义的支持。这样一来圣号是上层建筑,而经文是地基,你想把圣号持的风生水起,你得对经文教义有足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单靠听这不那么靠谱啊。

 

比如我们都知道“至诚一念,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是《观无量寿经》里的原文,如果我们仅理解为“我叨咕叨咕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消除了八十亿劫的罪过”,这个理解就太粗暴了,有点诬陷佛陀的意思了;于是有的人就解释了,前面要说到至诚、至诚、至诚,你怎么才能算是至诚啊?可是这两个字一出来,基本上都是云山雾罩的,到底啥叫至诚,啥叫不至诚?岂不是找了一个没有办法反驳的理由,你随便解释都可以?

这是没放在经文中导致的。当我们把这句经文放回到经文中才发现,这十六观是要次第观成,可不是我们叨咕叨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得了八十亿劫罪业消除的利益了。我们常常说这句经文,是希望以这个利益吸引大家学佛,吸引大家念佛。如果《观无量寿经》读下去就会发现,观到观世音菩萨这,一念可以消除更多劫的罪业,比念阿弥陀佛的八十亿劫还多很多很多;继续下去到大势至菩萨这,一念消的就更多了,可是这不能说:我明白了,我就念南无大势至菩萨,比念观音和阿弥陀佛都厉害!这就错解了。

 

所以经文就如修行中的基石、是锚、是舵、是罗盘、是灯塔、是地图;而念圣号是需要在这些东西都掌握的前提下,效果才是最大的;如果这些都不晓得,念的偏了没啊?比如有人说“我就想保佑我家里平安,我就念阿弥陀佛求佛保佑我。”这虽然没错,但是就比较偏了。能说出这样话的人,百分之百是经文没读明白,或许他们不读,只是道听途说就这样去做了。圣号能去念当然很好,可是想有大效果就不那么容易得了。这也是我叨咕叨咕那么久,希望大家能深入经文原文,去攫取经文中的力量,而非是靠道听途说,或者听某些人的讲解。讲解好理解,可是这是别人的感悟,终究是要还回去的,可能吃两顿饭、睡一觉就没了。

 

 

再来说所谓消业是怎么实现的?业分内外业。内业是我们内心中的贪嗔痴慢疑、是五利、五钝、是妄想、执著、分别、是无明,这个内在障碍的消除是需要我们把心投入进去,对自己反向观察和及时反省,能发现才能改,能改才能消;可是因为无明很深,就算发现了贪,这个能被发现的贪,或许背后还有更深的贪,所以消内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佛教的手段对内业没效果,而是我们的发现之驴脚程不快,我们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心念是很慢的,这是需要很强大的基础才能发现一点点错误念头的。有的人一辈子学佛,他没机会进入到对自己念头的修正上,这类同修只能说是佛教爱好者的水平,严谨来说不能算是学佛,不能算在修行。

 

外业是我们通过心念行为对外在的影响了,这个影响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丢出去的,二是返回来的。丢出去的叫做业,是一种暂时不确定结果的影响,但是可以预判会产生什么结果,却不能明确说出一定会如何。而返回来的业力,就像游泳或者走路,施加一个力后,环境给我们一个反作用力,我们借助这个反作用在前进。我们很多时候在忙于应对那些返回来的业力,也就是常常听说的“业力现前”,这个业力现前,往往说的只是外业中的返回来的业力部分,对这个部分要靠无常观、因果观、空观、苦观等等的态度去化解、平衡掉自己内心的念念增益的恶念,也要止住随缘沾染、奔流不息的那个第二念。

 

能止,能消业;能断,能消业;能化解,能消业;能平淡承受,能消业。所谓消业其实就是不让业力继续走,不继续造,也不随业力跑,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难度。比如念佛的手段如何消业?能在事情中念佛,能在厄逆中保持念佛,这是消业的;而如果事情来了,自己随着跑啊,这是没有念佛的功夫,也就是念佛没帮助你转变念头,没帮助我们实现断、止、离的基础设定,这个佛就没念明白,这个业也就不能说消了。所以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我没事就念佛,就在消业!”而是在遇到事情了,你的心是随业力跑,还是定在佛法里?你能定在佛法里,不随业力跑,这个业力能消。所有能达到这个效果的内容,比如读经、比如持咒、比如磕头等等,都可以达到消业的作用。   

 

再来说外在的债务问题。我们对外在释放了业力影响,必然要有承受主体,就像你骂人,一定有那个被骂的对象,就算咒天怨地,也起码有一个天地成为被告。当我们释放的业力借由某些外在的众生,返回来的时候,这就不那么愉快轻松了。往往我们提到的业力,更多是恶业,更多是负面的力量,更多是对众生的伤害乃至杀害残害,这就使得我们理解业这个字偏负面。业本身是心念行为释放的影响,这个影响包括对内在的自己,和对外在的环境,以及某个接受对象,同时业的种类还分善、恶、不记三类,并非都是恶业。可是现在一提业力,往往就是恶业,这是我们经文读的少。

有众生找上门来讨债了,就得低头还债,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能说我请了几个保镖,就不还你钱,我欠钱的是大爷,这流氓行为在人世间或许好用,可是在三界里没人吃这套的。就算花了再多钱,满屋子都供奉了各路神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很多人以为自己供了佛菩萨,就可以凭借这个保镖不还钱,这是纯属耍流氓,佛菩萨才不会当这个冤大头,你欠下的,自己还。我们无量劫来欠下的太多了,乃至欠下的命债太多了,这一生太渺小,恐怕还不清,怎么办?那就轮回递偿,纵使千万劫,所造业不亡,因缘聚会时,果报还自受。

 

 

佛菩萨慈悲我们,给我们还债务的方法,我们得用。不肯用方法,就算把佛像贴一屋子,这债务也不会消的;方法哪里来?佛讲的,收录在经文中,我们读经文就是要找到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我过去常常说“你要带着问题去读经”,如果没有问题,没有疑惑,没有半点迟滞,扫射、扫射、再扫射把经文都读烂了,法门依然隐藏不见,因为我们不需要,所以也没必要去发现它。

相比之下读经更容易获得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最后都要融合在某种修持中,比如融合在圣号中,这个圣号才会有力量。如读《地藏经》我们读啊读啊,是否感恩地藏菩萨啊,是否真的赞叹他、敬仰他、乃至依靠他、皈依他?我们全篇读下来,没一点点想法,经文那么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没拿到手。这个所悟就没拿到手,所以这个悟后起修的前半程,已经没在路上了;后半程能不能跑回到正路上,这就要拼福报了。如果福报不够就继续跑,直到撞坏南墙,可能才知道回头是岸了。

 

若各位同修不想这样直面南墙,那就得研究研究:怎么才能在路上?答案,佛经里都有啊,我们没想避免障碍,自然不会获取这个方面的信息和提醒了。于是一部经文圆满到尽包尽有尽容,可是因为我没想获取那么多,最多就是染指一下,闻闻味道,不得全味啊。

外债怎么还?你杀了他、吃了他、带给他无尽痛苦和煎熬了,你怎么还?往往很多人在业力面前是很要脸的,可是这些债主是最爱打脸的,你越在乎的,就越要破坏他,当我们忽然意识到:原来是这样?才知道自己被债主痛恨到什么地步了,要懂得还债啊,佛法还债轻松愉快,没多难。

 

按套路三部走三位配合,消业还债很容易的,可这是技术层面,起不起作用还是要看心里层面的。你心态对了,加以合适的方法,效果宏大;如果心态不对,就算方法再对路,效果也不容易出现,事情就是这样的。

回到问题的核心,消业的原理我们知道了,内外业如何消,外业里的债务如何消,都略说了一点点。就读经文和念圣号哪个消业好?要看各位自己的状态,如果你理解经文的义理,能融入到圣号中,不用说,这样的圣号肯定消业最快;而如果不能理解,只去念圣号,还不如去读经文,起码经文更容易明白基础道理。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点帮助。

上一篇:皆因遇缘不同而有差别
下一篇:脾气上来了忍着不发,憋着难受,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