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佛说阿弥陀经析.192(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 佛说阿弥陀经析.192(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音频在线听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劫是时间概念,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就算一个世界进入到减劫,或者进入到劫浊,只说世界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提到色身状态的衰弱和内心层面的恶浊,这才能更好地理解劫浊,理解轮回和生死。

在劫浊的时候第一种杀伐的伤痛就很重了,再继续向下就出现了饥饿,外在世界的饥饿好理解,比如说稻谷的不成熟,风雨不时,五谷不熟,自然灾难导致世间的植物都很衰败和脆弱,植物虽然是无情众生,但是完全依赖世界的自然运转,是靠天吃饭的,天时不好这个范围内的动物植物就都出现一种饥饿状态,匮乏的状态,不够丰足。

饥饿在色身层面代表了色身的气色衰弱,没有力量,没有耐力,发育不良,先天不足,容易疲劳困乏,相当于在亚健康的状态。饥饿在内心层面代表了匮乏,对善的漠视,对恶的麻木,想升起善来却很难行动,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想远行,虽然在前进可是却多有波折。在有的经文里叫做“王难、兵难、饥馑和瘟疫”。

第三个就是疾病,疾病在世界层面来说,那就不是简单的风雨不调了,而是灾难并起,恶风恶水长久不断,或者一旱多年,一下雨就洪涝多年,这就是一个病态的世界,在这样环境生长的植物,原先是安全的,可是在这样的环境就可能是有毒的,有毒和无毒并非简单由物种来判断了,因为物质是世界中的物质,世界是充满毒气的,物质怎么能没有毒呢?

疾病表现在色身上就很容易理解了,身体就不是亚健康那状态了,而是各种病苦不断上演,于是这个色身想保全都很难,不是这坏了就是那坏了,奇奇怪怪的病越来越多,凶险的疾病越来越多,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

疾病表现在内心,就像有的人想行善却恶心充满,这代表了人内心已经丧失了正确的坚守了。我比较喜欢《黄帝内经》里的一句话:“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如果有正能量在内,外在的风邪湿毒是不能对此人形成影响的,而内心的疾病,代表了人的正念丧失,恶念充斥,就算发心向善,却也常常中悔狐疑,乃至在其中诽谤丛生,恶念不可遏止。

这三灾随着劫浊而到来,随世界的败坏,三灾对世界、对色身、对内心的伤害程度就越深,在这样的环境想劝人行善都是非常难的事情。等人寿减低到一百二十岁后,这个世界就彻底地进入到了五浊恶世,世界的状态、色身的状态、内心的状态都是整个劫波中最糟糕、最恶浊、最差劲的阶段。

世界进入到命浊,就是第五重混浊时,人的寿命就减低到一百二十岁以下,到这个状态出现了大面积的早夭,而东胜神洲的人平均是二百五十岁,虽然有疾病,有死亡,但是大面积的早夭还不存在,只是偶然的少例;西、北两大洲的人寿都能活到固定年岁,没有早夭的事情,所以当南阎浮提洲的人寿掉到一百二十岁以下了,早夭的阶段就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无常以其迅猛和不可预知,横扫着南阎浮提,人不一定活到什么年岁,可能还没出生就死,可能没活两天就死,也可能活几岁就死,这个时候的南阎浮提是天灾人祸并起,对于这些没地方说理,也找不到人和你说理。

劫浊虽然是一个时间标志性的意思,但是当世界进入到这种环境了,就标志这个世界的整个状态急转直下了,其中的众生状态也如此,内心境界也如此,这就如古人说的“逆水行舟”一般,不前进就只有后退的份了。而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前进还要努力精进,很可能虽然在努力前进,但是也在随着整体向下滑行,就像奔流直下的河水,我们划舟争渡,不努力到一定程度,就一直在随水流远,只有真正的抗争了整体下行的速度,才能算是持平;想要前进确实太过艰难,这就是恶世的状态。我们懂得了恶世原来是这个样子,就更加能懂得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了,在这样恶浊的环境还能示现成佛,这太不可思议了。

余下的四浊分别是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见浊是根基,烦恼浊是见浊的深入,见浊还是建立在色蕴的基础上。我们这样对照一下,劫浊对应色蕴,见浊对应受,烦恼浊对应想,众生浊对应行,命浊对应识,这就是五蕴对五浊。加入《楞严经•五十阴魔》的部分,这五重浊就又对应了五种错误的妄想,也就是心念的五浊导致外在五浊,而色身的五浊是首当其冲被发现的。在五浊的层面如果要继续展开就很大体量,对很多同修来说不容易理解。

倒过来说,因为八识里蕴藏了无量的种子,不断地释放,不断地向外抛射,这个时候就是命浊,在这样的状态里生命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因为八识里的善恶种子太多了,要是不受限制地随便抛射,这人的生命得多混乱?人为什么会短寿、会早夭?一定是业力使然,尤其是杀业最重,也是最多的,哪里来那么多杀业?这辈子有,上辈子还有,无量辈子都有,以这种巨大体量的善恶仓库,释放业力牵引,这个生命怎么可能获得自在呢?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191(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193(见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