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佛说阿弥陀经析.93(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生彼国土)

  • 佛说阿弥陀经析.93(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生彼国土)

音频在线听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在难陀尊者这个例子里,我们能看到佛陀的慈悲,但是更应该看到难陀就如我们每一个平凡人一样、每一个普罗大众一般、每一个有情众生的凡夫,就是这样的,一天天心里想的都是牵引染污的事物,只是难陀喜欢美色、有人喜欢美食、有人喜欢漂亮的衣服,贪的内容不同,执着的事物不同罢了,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不同。

这两个梦就是三乘教法的转折,给人天乘,告诉他会得多少多少人天利益,真去做了,也会真获得这些利益,可是这些利益终是有漏的,漏尽后依然还要穷苦度日;随后的小乘教法直指出轮回,能出轮回便不用担心业力的问题,也不用担心苦报地狱惩罚的事情;随后的大乘教法,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提起。

是什么促使难陀舍弃了娇妻美眷?是巨大的人天利益;是什么促使难陀放弃了追求美色而勇出轮回?是地狱的可怕,有了畏惧才有出离心。你害怕了,才愿早早地离开;你厌恶的不行不行的,才肯彻底地放下,所以这厌离心很重要。我们现在来看世间人,包括学佛的很多很多同修,这一品厌离心不够足,厌离心不足,出离心起不来;出离心都起不来,求生极乐的心就更不容易起来了,以这个水平的“愿”生极乐莲花邦,几乎很难实现。

这也是我们很多净土人很难往生的原因,一千年来的净土法门,确实度了很多很多人往生极乐,可是数量不多;以这宏大的法门来说,这效果并不理想,就算是数量不多,也比其他宗门度的人多很多很多了,可是这个水平对净土法门而言不令人满意。

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会这样?我常常说,学佛的人,佛教徒要有一个科学家的精神,要刨根问底地去探求事实真相,去寻找问题的根结,并去解决。科学家的专研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佛教要研究得会更深,不只是停在一个水平就可以的。就像科学家研究最小微粒子,找到迄今为止最小的就算成功了;但是佛教不这样,佛教要把最小最小的微粒子如何构成,如何运作都要知晓。所以佛教徒,你若学佛学得好,你必然是一个科学家,也必然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之人。

只是这些都是学佛的副产品,经里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这个学佛的智慧就是这样的,在没有问题的时候,就是一个傻子一样;但是问题来了,智慧才有施展的空间,就可以什么都知道了。对我们而言,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是需要我们证实的,虽然不需要我们再去发掘什么,可是能证实也确非易事。好在佛教的特色之一就是“可证性”,佛陀的种种圣人言量我们在某个阶段是无法企及的,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就可以亲证了,这个亲证是所有宗教中,唯佛教独有,别无分店的。

如何去证得?我们知道学佛的两条路线:信愿行和信解行证。作为普通大众学佛,信愿行三字坚固就可以了,就足够足够了;但是若想学明白佛法是什么,佛教本质核心的秘密必须要走另一条路,就是信解行证。解什么?你要了解的东西很多,理解的东西很多,解开的东西也很多;证的就简单了,因为佛陀早早就给我们留言了,我们验证的所有阶段性成果,佛陀都留言在前了。

对现在来说:愿生极乐,能发愿念佛,这就是信愿行具足了,这就是善根福德因缘不缺了,能坚持做下去,临终得往生极乐,做一个极乐人,到极乐了,出莲花,你乐意回到娑婆就再回来,没人拦你,可是那个时候回来就是以菩萨身回来了,携带的德能、智慧、善根、慧力、定念之力,都非常人能及,容易清醒,更容易度众生。

愿生极乐便是信;坚持净土法门,明白净土的经典要义这是解;持名念佛等手段就是行;真正地做到临终能往生这就是证的时刻。或许我们若坚持好,证的那一刻不需等到临终,能自在往生,预知时至,这都是有可能的。

对当下的我们而言,说一千道一万,愿心最主要,能发愿往生极乐最主要。愿心的基础是什么?是出离心,出离心的基础是厌离心,学佛你得有那个畏惧因果、害怕轮回的心,诚然很多同修会说学佛应该学自在的,应该放下万缘的,应该不执着的,应该如何如何,这都是说法,也都可以有市场,可是我们如科学家一样刨根问底的找问题的结点就会知道,根基是否扎实很重要。我们往往只在某个平台上讨论东西,却无视平台的根基,乃至这个根基的根基,这些事物的无视也是我们对生死的不负责。

在这么难得的一次色身行走中,对生死负责,得出轮回,这也是千万亿劫以来都为之努力的事情,不要错过,不能错过,不可错过,也不能饶恕错过。所以《地藏经》里提到“轻法慢教,永处恶道”,各位思维:若我们《弥陀经》分享到这还不肯发出往生极乐的愿来,和轻法慢教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92(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生彼国土)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析.94*(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一切诸佛所护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