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灭尽经略说.30(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

  • 法灭尽经略说.30(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

音频在线听

 

【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

十个信位都分别是什么情况?我们看看《楞严经》的五十五位菩提路,前面的十个信位,虽然五十五位菩提路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展开去说,有的只是简单提那么一下,但是这十个信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进入到三信五信的状态就已经非常高了。如果按最为严格的标准来说,我们亿万学佛的人,可能真的没有几个人突破了这十个信位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普遍毛病就是信根不足,所以经文中常常强调的信愿行,信是基础,能生一切功德,信为功德母,如果没有这个信,一切一切都无处安放。

信如此重要,我们怎么才能建立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令人沮丧,就是需要长久修持善行,这个长久可不是几生几世的问题,可能是几千几万劫努力修持的结果,所以当一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他几万劫来修持了何等的法门,就算一尊阿罗汉能观察八万大劫内的因缘始末,但是也不足以观察一个人的信根善根的情况。

这也是佛陀说不轻末学的原因之一,不要去轻慢那些还没学习佛法的人,也不要轻慢那些刚刚学的人,更不要轻慢那些已经学的人,于是不轻慢任何人就对了,就像《法华经》里的“常不轻菩萨”就对了。这就是平等心、平等施、平等行了。

天台宗把信分得很清楚,天台也是对讲经系统做出巨大贡献的,他们把信分为六信,分别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自己这是首要的,我们学佛很多人没有自信,自信为什么缺失?刚刚接触佛法的时候,感觉佛法很简单,但是稍微接触后,就会发现佛法太浩大,内容太丰富,而且深度可以说深不见底。

面对这样庞大和深邃的系统,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夸口说自己了解多少多少,这也就导致越是有修持的人越谦虚的原因,因为他见到了更多的实相,知道了更多的内容,发现还有更庞大的未知,在面对那么巨大的未知,有几个人敢说自己都知道呢?如果有人说自己对佛法全部了解,那么也就离着魔不远了。“龙树菩萨”当时三个月便把大乘经典读完了,升起我慢心来说:“大乘无外乎这样,我都了解了。”随后他的麻烦来了,菩萨慈悲示现,指示他去龙宫求法,这一去才发现自己知道的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刚刚学佛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很好,要借助这个劲头把学佛的基础底子打扎实了,随后知道了佛法的深邃广博,就不敢那么夸张和放肆了,人也就开始谦虚起来,而谦虚的另一面就是虚伪,就是装低调,没自信,也是因为真正是没料啊,所以抖不出响的包袱,也算是对自己有一个很正常的看待。

但是没自信,这不是结果,而是应该激发我们努力前进的动力,也就是说我对这个没自信,我就应该更加精进努力地学习,让这个自己感觉弱的部分慢慢地补充强大起来。于是佛教需要的人真是非常有趣的,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心态,就如这个自信也是一样,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有这个自信很好,但是却不容易让自己低下来,不容易学到东西,而随后学习深入了,还没自信,这就是一种“卑劣慢”,也是学习的阻碍。

当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后,有了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后,如果还没有自信,那么就无法肩负帮助众生慈悲众生的菩提大任,这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心态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改变,乃至有的时候感觉变了好几回,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总体的方向一定是向上向光明的。

信自己,不只是对自己要有一个足够清晰的认知,还要相信成佛是每个有情众生的本性,正是因为有这个本性,所以一切有情众生都可以成就为佛,所以信我自己有这个能成佛的本性,要信我们任何一个有情众生都有这个本性。大家都有,佛菩萨也有,我也有这是很正常不过的,能有这个自信,学佛的路上就算遇到点点的阻碍,都不会让我们退失沮丧。于是告诉自己:“我的自性中也是有成就为佛的佛性的。正是因为有这个,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得成为佛。”

 

上一篇:法灭尽经略说.29(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
下一篇:法灭尽经略说.31(与诸比丘、及诸菩萨、无央数众,来诣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