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03】|佛教的舍

  • 《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03】|佛教的舍

音频在线听

 
佛时颂曰。
贤者好布施  天神自扶将
施一得万倍  安乐寿命长
今日大布施  其福不可量
皆当得佛道  度脱于十方
佛陀在说到此时又说:那些有品德修养的人,在品性里就乐意行做布施,自然会有天神来扶持于他;施舍和获得会有万倍之别,安于心,乐于行,寿命福祉自然绵长。如今日的大布施,会获得不可限量的福德,因此布施都应该得到成佛之道,然后能行于十方,救度十方。
一般颂偈的出现是为了方便记忆,类似于中国的诗。中国的古诗体讲求很多,平仄、音韵、意境等等,而佛教里的偈并不太讲求这些细节。偈的目的还是以方便记忆背诵为主,如果是梵音,也会出现韵脚和押韵的情况,只不过翻译成汉语了,如果要保持义理不丢失的前提下照顾押韵,就略难一些。
这是偈和古诗在行文上的不同之处。但因为佛经在翻译的过程中都是经过慎重琢磨推敲的,所以经文的文字信息量更大些。
亦如本段偈“贤者好布施”,这里的好字就很丰富了,为什么这个人会成为贤者?什么贤者乐于布施?
这两个方向都说得通,如果你乐于行做布施,从心而外地乐善好施,你就可以成为一个贤者;从另一角度来说,一个贤者的成长历程,也必然是伴随着不断地取舍,取的是义理,舍的是财物。佛教舍的内容就更丰富了,不只是财、物、内、外力了。
人天乘的舍,还是以求福为目标的。我想求什么,然后舍了什么,这就有一层做买卖的心在其中:我做了什么什么,要获得什么什么,我想、我希望、我祈求获得什么样的回报。
这是人天乘的心态,推广之下,很多信佛人以做买卖的心在学佛,比如花几十万就为了上一次头香,为了第一个敲钟的资格。内心里用的心法就是:我如此舍,会有更多的获得。 
小乘的舍是一种修行手段。内心有什么贪恋,就舍什么,从而逼迫自己没有任何贪恋。若存在什么贪恋就舍什么,贪命那就舍命;贪财那就舍财;贪名贪富贵,那就舍名舍富贵;贪于我的种种,就舍了我的种种。长此以往舍无可舍,帮助破我执。
 
大乘舍的格局就更高了,并不是为了贪求回报而舍,这是人天乘的心;也不是为了革除我的某种贪,对治我的某些执念,这是小乘的心;大乘的舍是以救度为目标,如本段偈的最后一句“度脱于十方”,这是一切真正佛弟子的终极目标。所以才有《地藏经》里二王发愿的取向不同,一王为了早成佛努力修行,因为早成佛了才能更好地救度众生;一王为了早日救度完毕众生,不舍菩萨道,不舍菩萨行,不舍有为法,迟迟不肯入佛位。
如地藏菩萨为度众生数发大愿,以造成宿愿不满的状态,迟滞自己于菩萨位,而不肯成佛,这种舍就更高大上了。为了救度众生更方便,他无数次舍弃了成佛,这种格局从大乘的高度来看,已经是齐于佛了,只不过是差了一个成佛的程序流程没走而已。
在这个施舍布施上就出现了很多方向性的不同、结果上的不同,如果想求人天福报,求各种善神的护佑,做个世间乐善好施的贤人就很好,也自然可以寿命福祉绵长。
如果求自我的解脱也可以通过舍来完成,帮助自己放下对某某的贪恋执着,帮助自己度过执念的捆绑约束和引诱。如果求成就为佛,得入佛道,这个舍就要以大乘的心念为驱驰了。

上一篇:《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02】|承认自己的业力
下一篇:《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104】|不影响佛法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