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心态,是渴望还是需要

  • 心态,是渴望还是需要

音频在线听

 

同修:经文解读与抽取其中的义理,然后在实践中应用,老师能举例讲讲吗?我们系统提供的很多方法就是这么来的吧,请老师继续呗!感觉听着一半,戛然而止了,还想听啊。

 

老师:可能我说了,也只是我说了。

方法的取用是“信愿行”的匹配,比如说:我有一个什么事要解决,这就落在愿上;想解决、要解决、需要解决,这是前提条件,如果这个条件展不开,配套的“信愿行”就没有落地的机会。我们拿不到东西,主要也是因为不会调动愿念,不会激发自己余下的配合完成方法的取用。

而你多限于听闻。到底自己需要什么?你需要的,不是这些方法的听闻,不是要多听这些、那些奇奇怪怪的方法,而是要回看你自己最深刻的愿望;若你的愿望调动不出来,信和行就没有匹配机会,只能是地上爬一般。

我在经文里取用方法,不过是因为我需要有一个方法,或者一套方法,来解决某某情况。这些事多是我冲在前面替你们预解决了,所以,你们的成长受限于我所能提供的方法丰富程度,若足够丰富,你们的成长只限于此,不会因为这些事情没有得到解决而去逼迫自己寻求方法、拿到方法,来解决火烧眉毛的情况。多少年前就和大家说过:“我是你们成长的绊脚石。”原因也如上。

如果你能发现自己最深刻的愿望,“愿”弄明白了,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就会想要找方法来匹配,满足于这个愿念的树立。就像渴了找水喝,发现馒头很好,正渴得紧,能不能抓馒头吃几个?吃馒头是你不渴、还不渴、渴得不够;同理,好几日没水没吃,嘴里已经冒烟了,忽然出现几个馒头,要不要吃?要吃!不吃就死翘翘了。这时候,馒头解决活不活的问题,在活不活的面前,渴不渴不是主要矛盾。

当一个问题出现时,这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导致的?需要什么方法解决?这套路子可以是解题思路,可以是旁观思路。若换到自己身上,被这问题围困多日,要不要自己努力解决、尝试突破?这就像猎人下网捕猎,我们觉得这网柔软漏眼,还能攀爬,没有什么杀伤力。被网上了,猎人不会马上出现,有很长时间可以试着解开网捕,这是围观吃瓜的心态;如果你被网了、被困了,你会冷静如此吗?会如做题一样慢条斯理地解决吗?所以,你们感觉上的这种距离就是吃瓜心态和被网心态的距离,这才是关键的部分,技术性的问题不是这个关键所在。

就像有个同修,多少年前就摸到了念佛一心不乱的门,但那时一入静就被攻击,所以很无奈,只能让他退出那种念佛状态,因为这事关乎到活不活得下去。拿到一个修行感悟固然很重要,但此时并没有做任何往生准备,所以只能退出那种状态,不能因为准备不够而冒险被各种密集攻击。这个烦恼解决了,修行上的努力也不敢用劲了,就像跳蚤试验里的那个跳蚤一样,慢慢失去了跳出去的勇气。

这样的问题是在心态上的,不是方法上的,要解决的也是心态问题,不是方法问题。心态解决完,要方法则可以有方法,就可以在经教里自由取用;但如果心态没有调整到位,方法的效力微乎其微,乃至对某些心态不对的人来说,有的方法还是毒药一般。就像你感觉自己被困于某地、某状态,你是否自己想过“我要爬出去,我要出这个坑”?这个愿望一闪而过,你的法门也就十万八千里之遥。

想自由取用教义里的方法,哪里轻松容易呢?这佛法就像宝藏,心不够,够不到、拿不到,看着可以,就算能摸着边,也因为心态不够,熟视无睹。就像平常人眼里的宝石就是普通的石头一样,若他知道错过的这个石头价值几十万或者几个亿,还会把那个石头当石头吗?

经文里的宝贝众多、非常多,看不到,是因为你不识货;但感觉到有货,却不去努力获取,是你的生活还过得去,不差这个东西换饭吃,心态是我们主观上可以努力的、可以调动的。所以,我常常用“逼迫”一词,如果不肯逼迫一下自己,生活还过得去,愿望怎么可能调动起来?怎么可能发现自己深刻的愿望是什么呢?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视频:一个人买了好多非洲的泥饼干,就算口味最好的那款,他也是难以下咽,最差那款在非洲本地也是畅销货。为什么他们吃得下去,而这个人却一口都咽不了呢?

我不喜欢吃高粱米饭,小时候常常吃。那时候为了节省,也不会把粮打得很细,口感非常粗糙,确实剌嗓子,而且吃两大碗,肚子很胀了,也很快就会饿。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绝对不会吃这个东西;但没有选择了,只剩下这一个了,就算是再差,如泥饼干,你也会吃,这就是外在环境赋予的逼迫。

对我们而言,某困惑、某问题、某压力是否达到了逼迫的程度?是否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其他出路、其他的应对可能?如果有,人往往很难会逼迫自己努力。也正因如此,会有误判,会觉得还有希望,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有了这类的误判,会发生很多不幸的事情。在心灵鸡汤里,“逼迫自己”也常常扮演重要角色。

在学佛上,如我常常说吃苦的问题:这人不努力,因为啥呢?苦没吃够,苦没吃到位。我们的愿念没有被逼迫到位,得过且过,自然不会努力寻求答案和尝试解决。佛法里,方法多了去了,若细细展开,每部经文都灿若珍宝,都是宝藏一般的存在。但我们是否渴求这些?是否真正需要这些?是否还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多多益善呢?

 

同修:明白自己的问题了。不够迫切,不够投入其中,愿力不足;不懂得逼迫自己,不能像解决意外怀孕那类问题,抓住稻草拼尽全力处理;没有调动自己全部的能量渠道,主观上成为了吃瓜群众,坐等解决方法,所以迟迟不上道。得过且过,这个词最恰当。

 

老师:明白了,我就不说了。

 

同修:向往这些法宝,请老师继续啊。

 

老师:如之前说,我们不是渴望大乘,而是我们需要大乘。

需要,是刚需、是不可替换、是不可或缺的;而渴望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咸可甜的。

需要,如我们的呼吸依赖空气;渴望,如我想要呼吸到某某山的空气。

想想差距多大?

应该是已经说完、说明白了,各位自取。

 

同修:大乘,确实是刚需、必须,是对我这种人解脱的必由之路。

 

人间天 于幻海迷局

2021.8.26

上一篇:早入涅槃的原因
下一篇:部分能量灌注的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