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25】| 佛经传递的历程

  • 《法华经》略说【25】| 佛经传递的历程

音频在线听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稀有事,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

回答完弥勒菩萨的问题后,文殊菩萨又用长偈重新阐述了一遍。《法华经》中有很多、很长的偈,偈类似于中国古诗一样的形式,主要还是方便诵念。

一般来说,人脑对九以下的字节是容易记忆的,太长就不太容易记忆,所以中国出现了诗这种文字对仗的文体,加入了押韵和平仄,让文字的阅读变得更为轻松、愉悦,后来加入了音乐曲调的部分,更加方便了记忆。

在中国古代纸笔是比较昂贵的,尤其是汉朝之前纸非常贵,所以很多事情更多依靠记忆,而很少有笔记这种东西,账簿是很奢侈的。那时普遍流行的是简,竹简或木简,竹简成本更低、制作更容易、保存的工艺也更好些,一卷竹简就叫一卷,或者一册,“册”字就是象形字,两片竹简串在一起的样子。

佛教经文传递到中国最早也是汉朝,翻译后也是以卷为单位,而卷是受限于竹简的数量,能书写的字数是有限的,所以卷不是一部经文的自然分割。有时看某些经文卷分得很乱,那是因为字数大体差不多就换了下一卷,如《地藏经》现在普遍是三卷,但我也见过两卷的,也是十三品。分卷的原则明白了,就不要总去计较这个卷是什么意思了。

因为佛陀在古印度出现的时候,古印度并没有形成文字,也没有文字记录的习惯,毕竟环境潮湿炎热,自然的东西很容易腐朽败坏,不容易保存,所以没有条件养成文字记录的习惯。直到佛陀示现涅槃二到三百年后,阿育王统一五部印度,发现了一种树的叶子,如果做好可以保存很久,这种树就叫“贝叶树”,以这种树叶书写的经文就叫做“贝叶经”,所以贝叶经不是某部经,而是记录的一种形式,贝叶经也就成为佛教经典的第一手文字材料。

在此之前的经文都是靠背诵的,靠各位比丘们口口相传的背诵。二百年有多大的变革,多少代人的更迭?如现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各位可以看到巨大的变化,而二百多年的变化,多少人生死相继地努力,才把佛经传递下来?

形成文字记录后,这种艰苦决绝的背诵才告一段落,我们现在所见的浩瀚典籍几乎都是在很长时间里靠人力背诵才传递下来的。也因为靠人力背诵,所以多少会有些出入,这都可以理解,不要被这些情况蒙蔽就好。就像有人说“经文都是被篡改的”,我过去说过,这种人对佛法的基础信心都没有,听他废话,你要信了,就倒霉了。

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也不是马上推行佛教,因为毕竟暴力统一,所以也常常噩梦连连,有人向他推荐佛法,一学之下疑惑顿除,觉得甚好,就全国范围内推行佛教,将佛教做为国教,这样佛教的地位就非常高了。

各种外道为了混吃喝也冒名顶替地进到佛教队伍里,将外道的典籍带进了佛教里,改头换面成为佛教的经文。鉴于此情况,阿育王才有新一次的集结经藏,重新圈范典籍,把那些不属于佛教内的淘汰出去。他的做法并不是出于统治目的,而是真正拥护佛教,这和后世的帝王对待佛教的态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他集结经藏的目的是纯粹为净化佛经,把那些错误混淆的筛汰出去,这个做法和中国人的作风又不相同。

古人说的帝王之术,往往是权御之术,把一切都作为权御的资本和筹码,这种丧心病狂的做法害人不浅。因为佛经经典也往往要求摆脱各种相去窥见真谛,所以经文的部分虽然很重要,在高层却又显得不那么重要,这个内容可以那样说,也可以换几个方式说,你能改一个,能改十个,但能把全部佛经都改了吗?

我们读经文的目的并不是文字复读机,不是文字检阅器,不是看哪个文字错了对了,哪个版本多了几个、少了几个,这种做法诚然有护法之心,但不全道力,虽然值得敬佩,但也是属于不务正业。读懂了经文,可能就几个字但却展现出几十万、几百万,如万马奔腾一般。

经文对我们到底意味什么?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其中绝大多数的利益都在懂了后才能获得;不懂,能读诵也可以,比不读强,起码有机会长时熏染,起码在读诵的时候身口意没造作恶业。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24】| 对诸菩萨的护念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26】| 形成熏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