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51】| 善用分别

  • 《法华经》略说【51】| 善用分别

音频在线听

 

【今我亦如是, 安隐众生故, 以种种法门, 宣示于佛道。 我以智慧力, 知众生性欲, 方便说诸法, 皆令得欢喜。 舍利弗当知, 我以佛眼观, 见六道众生, 贫穷无福慧, 入生死险道, 相续苦不断, 深著于五欲, 如牦牛爱尾, 以贪爱自弊, 盲瞑无所见。 不求大势佛、 及与断苦法, 深入诸邪见, 以苦欲舍苦。 为是众生故, 而起大悲心。】

“就像我(释迦佛)现在做的也是这样,我以智慧力,知道众生的各种情况,又本着法性,为众生说法,令他们得安稳、得欢喜。舍利弗,你应该知道,我以佛眼观察六道的众生,贫穷没有福报和智慧的,入生死的危险道路,苦痛的折磨相续不断,深深陷入五欲的泥潭,就像牦牛珍爱自己的尾巴一般,众生也都是这样,以贪爱自我遮蔽,如瞎子一般。不寻求成就大德威严的佛果、不追求彻底断除诸苦的方法,深入在种种邪见里,以根本是苦的欲望来追求离开痛苦,佛怜悯这些众生、慈悲这些众生。”

这里佛陀只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分,对法性如何并没有深入说,而在说佛是怎么知道众生根性的,佛有智慧力、方便力、用佛眼。

我们想解决这个问题,却没智慧、没方便力、更没有佛眼,为什么呢?因为众生如牦牛爱尾一般,以贪爱自我蒙蔽。有个比喻说一颗宝珠有灰尘蒙蔽,光芒不显。这灰尘是什么?对众生而言,这灰尘最大的成分就是贪爱,也就是如《维摩诘经》里提到的“众生病是业力病”,如此联系一下,贪爱只是业力病的一个部分,或者是一个强有力的代表,而种种行导致的业力病才是宝珠所蒙的灰尘。

想彰显本性的光明,要洗刷外在的灰尘,但真正有外在的灰尘泥垢吗?并没有!这些是啥呢?这些不过是因为贪爱积存下的业力。所以这些业力是根本,是造作这些的那个心。心才是罪源,形骸不过是个替罪羊。

“牦牛爱尾”,为了自己的尾巴能把命搭进去,这是不是愚痴?如钓鱼,拿点小鱼饵挂在钩子上,鱼一贪吃,就很容易送命,这是不是愚痴?如古往今来的诈骗,往往都是拿些什么利益来做诱饵,你贪心起就上当了,想退出、甩脱就不容易了。

这里就出现了洗刷罪业的根本方法,就是解决这个心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把在轮回里造作的所有罪业,都合并在要寻求解脱这条大方向上,并能找到方法解决其中的小隔阂、小矛盾,宿世的恶业就可以是无尽的悲悯、无量的慈悲、无上的智慧、无边的菩提!

我不提“罪从心起将心忏”,不是不重视忏悔、不懂忏悔,而是就算忏悔了,只不过是清洗了自己染污的心,但你没有解决对应的众生问题,这个事情的根本还在,还没有真正彻底解决。

所以我说《漫话菩萨四摄法》,把你从入轮回开始到今生今世造作过的一切恶源罪业,都合并在四摄法里,也就是实现一转身,把宿世恶转为你的无尽功德。

这不就是《法华经》的精髓要义吗?怎么转?三部走三位配合就是转,低头认帐、释解冤仇,最后超度他们往生极乐,这就是转,这也是消业的究竟方法。

如果只是和对方在轮回里释解了冤仇,只要还在轮回,就还会形成其他的摩擦,形成其他的恶缘。所以把他们送出轮回,把自己捞出轮回,没了这些摩擦的机会平台,怎么形成恶缘?这样才能彻底地灭掉未来无量无边的罪。

本段偈里有一句“入生死险道”,这提法和《地藏经》迷路旅人的例子一样,但有细节要说说,什么叫入生死道啊?就像那个迷路人,怎么会将入险道呢?

将入就是还没入,就是要入了,为什么众生要入险道?《地藏经》里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他们不认识这是险路,不知道这条路很危险。这是啥意思?就像一个小孩为了追蝴蝶,结果走丢了、走失了、乃至殒命了。小孩被蝴蝶吸引,而不知、不见其它的危险,最后让自己身陷危险,入生死险道的原因与此很类似。偈中提到的“牦牛爱尾”是一样的意思,只是因为一点点的小贪爱、小执着、小的放不下、小的分别心,就让自己杀身殒命。

我们要做好移交工作,不能说:这个事情我都自己来!你或许有能力,但也可能会有众生并不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就算再努力,也不见得帮得了他,那你怎么办?不学会移交,就还要自己再来,和那个众生再用多少时间劫数,接洽足够合适的缘分,这不就是生死不尽、痛苦不尽、烦恼不尽、众生不尽吗?

我提以分别心,啥意思?你想救的众生就只是你想救的?不也是佛菩萨想救的吗?你在其中瞎操心做什么?能尽量送得走,做个七七八八,余下的不在你的能力范围内的、不在你的救度机缘中的,就转交这个事情,彻底从你的愿里把这个事情抹平,不能因此再起涟漪了。

我们为什么入了轮回?是不是也有“心起分别”呢?善用这个分别,过去是这样来的,这样进的轮回,这样入的生死道,现在就反着用,出了生死道,灭了入世的缘,圆满奔波十方世界的愿,这就是成佛的方法了。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50】| 佛法的共性部分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52】| 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