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152】| 宝珠喻(一)

  • 《法华经》略说【152】| 宝珠喻(一)

音频在线听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需,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这些比丘的代表就说:世尊,比如有人到亲友家做客,喝醉了倒在那里,这时候他的亲友有重要的事情要出门,没有办法继续招待他,于是把一颗无价的宝珠缝在他的衣服里,给他安排完就去办事了。这个人睡着了,不醒人事,所以也不知道这个事情。醒来后就自己离开了,他走了一村又一城,过了一寨又一国,为了衣食努力奋斗,就算很努力,所得甚少,但他已经很满足了,他的生计很困难。

之后忽然遇到了曾经的亲友,见到他这样的状态后就说:哎呀,你这憨货,怎么能为了谋求简单的衣食,混得如此惨淡?我曾经想帮助你获得大的快乐安稳,让你能安享,所以在某年某月的某日,在你的衣服里缝了无价的宝珠,现在还在呢,而你却根本不知道,忧愁、勤勉、刻苦地寻找活命,你这很蠢,知道吗?你现在可以用宝珠交换你所需要的,这会让你不再有缺乏的。”

这部分开始就是“宝珠喻”,也是《法华经》众多比喻中的一个,但因为篇幅较短,比重不大,容易被忽略。这个比喻说的是什么?之前提到怎么解读各种喻,说到了一个方法,就是要把各种比喻的对象罗列出来,然后明暗两条线一对比,就知道这个喻到底说的是什么了。

一主人公,二拜访亲友,三醉卧,四缝珠赠福,这是明线上的故事;暗线上:一主人公是我本人,二拜访亲友,这是求到亲友门下,三醉卧,这是被亲友很好的招待,而自己却忘记了本意,以获得饮食而自满,从而反应出自己的格局狭小、眼观短浅、心胸实在不够开阔,四亲友赠送了我们什么,我们却不知道。

这里很关键的一个部分,虽然喻本身有说,但却是割裂的,不是连贯的:为什么我去拜访亲友?这个目的没有说,但从醉卧,从随后的为寻求饮食而游走他国来看,我们拜访亲友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解决所有根本困惑,是非常短浅的,只是为了眼前的小利益,这个小利益就如一餐一饮的小。

再升级这个喻:一我本人,二求的佛菩萨门下,三获得点滴回馈,四缝珠赠福。我们学佛,不管是以什么格局、什么事情促动而来学佛,是不是如此喻一般,为了求那么点小利益,如一饮一啄那么点?然后得到利益了,没有限制的祈求,就像亲友招待饮食,没有节制地喝,最后喝得不省人事?这样就算亲友想利益我们,想从根本上帮助我们,但因为我自己的不省人事,而没有把这个好意折现,没有实现这个好意。

这里又隐藏了一个坑:你获得饮食,虽然这是你追求的,如你求到佛菩萨门前,得到帮助照顾了,你是否没有克制的一顿垮吃、沟满壕平、酒足饭饱?是否只为了满足内心浅显的求愿,而无休止的贪婪索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就如此喻一样,就算亲友给你无价宝珠,你也没有福报当下得知,你没有福报当下受用,没有福报得到这种照拂。

问题在哪?是亲友抠门吗?亲友不限量地供应你饮食,是因为你的饥寒,并不想你只是吃一顿,就打发你滚蛋的。亲友是真亲友,自己有事,还要给你安排后手、安排你获得真正利益、究竟安稳,可是我们也得有福报承受这等好意啊。所以在这时候,自己的格局就出来干活了,这活干得很糟糕、很尴尬。

这里展现了两套完整的信愿行:

亲友是希望你好,又给你缝珠子,又招待你饮食,安排你住宿。这是他的信愿行,他信饮食能解除你的困乏饥寒、能解决你眼下的窘迫;他信宝珠能解决你的终极问题,然后如此做的。而在你我角度,我们只是贪求一餐之饮,得了机会不懂得收手控制,这套信愿行整体格局的狭小卑促就显而易见了。以这狭小卑劣的格局来说,就算得了宝珠,还好自己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会不会只去换两天饭钱,而根本不识货?这极大可能的。所以,好在自己在无数年内没有发现这个破玻璃球子,如果发现了,怕这宝珠也保不住了,又没有实现亲友赠珠的美意。

解铃还须系铃人,缝了珠子的亲友终究是亲友,还有机会再相逢,就算你我已经逃走他乡,已经无数年、无数生、无数劫流浪生死、头出头没,为寻一口吃食、为寻一衣弊体而辛劳、悲苦,愁丝入鬓,我们却没有发现自己还有宝珠,我们也混得十分惨淡,竟然连旧衣服都没有换掉。当亲友起底前事,告知宝珠在里。知道有宝珠了,没有当破玻璃球子丢了,也没有换一身新的行头装扮,这些条件都具足了,忽然明白宝珠在手,可以各种使用,加之无数苦恼逼迫、辛劳忧愁,这隐藏的宝珠浮现了,以前一切的忧愁苦闷都将随之瓦解。

这例子内容十分丰富,好在彼时你没有丢弃;好在彼时你没有提前发现;好在彼时你没有混得太好而换掉衣服;好在随后各种苦闷袭扰;好在没有遇到大傻子,告诉你身有珠子;好在长久逼迫下,已经不再寻求一餐饮食,而知当解决所有痛苦。

这几句都是什么意思?你没有丢弃寻求饮食的格局,所以就算远走他国,也依然如此谋求,格局没有随境遇而提升,这样你的命运轨迹就还是会围绕在饮食,谋求这个位面;如果改变了这个位面,自然你会遇到其他位面的事情,从而产生促动,从而改变遭遇,也就不会如本喻里多少年都在寻求衣食了。如果获得改变了,可能衣食会获得,但也可能会换掉这身行头丢失这颗亲友暗赠的宝珠。

没有提前发现,也就不存在提前破坏,或者被轻视、被丢弃。如果提前发现,而又不知道其价值巨大,自然换几块糕饼就心满意足了,毕竟那时候的格局就是这样。

没有混太好,换了行头,从而无意丢了宝珠。也就是说,你我还好,虽然过得很苦、很难、很累、很糟糕,如果修了这个那个,日子不那么苦了,你的宝珠保得住吗?所以,这个宝珠是什么呢?就是你离苦得乐的那个愿心本意,如果没有苦难的逼迫,生活过得不错,换掉了你的旧衣服,你的宝珠就丢失了。

没有遇到大傻子,提前告诉你身上有珠子。这大傻子是谁?是你所谓的恩人,其实是你的仇人,把你最为珍贵的东西提前告知,但你又不知道其价值,他又没有把价值说明白,你必然会提前处理这个珠子,且一定会很低端的安排取用,所以你没有被大傻子坑了,这是万幸。

表面上看,这例子里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随着深入思维就会发现,这些不合理都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再次相遇,被亲友告知提醒,也就不存在,那么可能还要无休止地乞讨生死,那就轮转无端了。

对学佛人来说,现在的无价宝珠并不是佛菩萨对你我的无限允诺和慈悲,而是你我愿求离苦的心念,这个心念在,这个宝珠才在,如果这个心念丢弃了,这宝珠也就丢弃了。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151】| 悔过自责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153】| 宝珠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