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4)

  •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4)

音频在线听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阿难接着又问,世尊啊,如果说这个本具的妙明的心,也就是这个自性本来是周遍圆满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地上的草木,这些无情众生,蠕动的有神识的那些有情众生,他们的本性都是圆满的,这些就是成就为佛的佛性,而佛的体相是真实的。为什么还会有这些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的分立呢?世尊啊,这些三界众生,分的各个道,是本来就有的,还是因为众生的虚妄习气招感生起的呢?”

这句也非常好明白,阿难想问的问题是:如果说这一切都有成就如来的自性,也就是一切众生都有了这个佛性,那么佛陀的体相是真实的,这些众生怎么就会形成了这六道的分立错杂、形成了这些轮回起伏呢?佛性应该是纯净纯善的,为什么会这样染污恶浊呢?于是我们看楞严经前面的部分,阿难问的问题、说的话,基本都不靠谱,回答世尊的问题也不在点上,尤其是一个最大的习气,就是拉帮结伙,自己不明白,非说与会大众也不明白,自己听不懂,非得说还有人也听不懂。

而到了这里,我们看看没有这个毛病了,已经算是把这个习气去除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佛法如果我们真的契入进去,应该是立竿见影的,见效非常快了。于是我们粗暴的说这部《楞严经》分十卷,字数也没很多,如果读的顺熟,一天也可以读下来,也就是讲这个《楞严经》的时间并不长,在开讲前阿难还是一果没一果的彻头彻尾的凡夫比丘,讲到这里就证得二果阿罗汉了,这速度真的非常快。

那么为什么阿难会问出这个问题,而其他的弟子不这样问?因为我们知道,三果阿罗汉要悟的就是人道的生死,也就是自己是怎么生怎么死,生死的本来,他看得明白了,所以他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四果阿罗汉那就是在禅定的微细思维中,把十二种类生命形态的生死都参透了,所以也不可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就他刚刚好,可以问这个生死的问题。

于是他问的方法也有了巨大的改变,不像原先只是问下这是啥、为什么是这样,而现在他在问问题的时候,也把自己的思维结果报告给佛陀。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上,他是真正的进入了,真正的思维了,真正的投入进去做了观察的,于是自然有一个观察的结果。但是他对自己的观察不那么确定,于是才来启问佛陀。所以说,这部经真的是刚刚好,阿难的状态。真的也是刚刚好,也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来,并且报告了他的观察结果。他的结果是:一、这些六道轮回是本来就有的?二、还是这些六道生死,都是众生自己的妄想习气造作,招感而产生的?在这个思维里,我们看得出他确实用功观察思维了。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

“世尊啊,就像那个宝莲香这位比丘尼,她已经受持了菩萨戒律,但是却在私下里行淫欲的事情,这是触犯菩萨戒的事情。但是她却虚妄地说:行淫欲怎么了?也没杀人,也没偷东西?是不会有业果报应的。她说完这句话后,马上在她的私处就生起了巨大的火,然后这个火就一节一节地把她给烧着了,结果堕落到无间地狱中去了。”

首先我们做一下科普:菩萨戒。是我们说能受的戒律中,算是最高的,要求也是最高,虽然戒律的条目不那么多,但是菩萨戒已经上升到了心戒的部分。心戒就是如果这个事情是犯戒律的,他在心里这样想一下,不好意思他已经犯了这个戒了。心戒的高度就是这样高的,已经远比五戒十善,或者八关斋要高很多,比出家的等等戒律还要高,所以也更不好守,更容易触犯。

宝莲香比丘尼,已经受了菩萨戒了,所以说如果在心里想那么一下,都算是犯戒的。但是她却说,也不是杀人放火偷东西,这淫欲的事情没事,不会有业果报应的。这句话就说明:她根本就没有在意这菩萨戒,也根本就没把戒律放在心上。我们知道《楞严经》里强调的戒,在四种清净明诲章中可以说非常简单,大家都能看到,但是这四种清净明诲中提出的戒,就已经是心戒的高度了。在这个高度上,才可以说那个三无漏学,才能说你持了心戒不犯,清净无染,你才能真正的凭借这个戒律的持守,而得到禅定的清净。在禅定中,不会有干扰,在这样清净无干扰的禅定中,才能生发出清净的般若智慧来。

于是但凡修持禅定,首先要问你持戒了吗?做得好不好?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我们一定要懂得,为什么进入不了禅定中去?是因为基础做得不够好。基础就是这个戒律,如果戒律做得有错有失,那么这个基础就有问题,自然在禅定中,会受到对应的干扰。于是如果贪欲不除去,就贸然进入禅定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你想一步就走到空中,但是却会被各种你贪爱的物相围绕、被你的恐惧围绕、被你的负面情绪围绕,这样的禅定,很难不动心,心一动,禅定不成啊,所以戒律持守得好,是禅定中少干扰魔事的基础保障。

这也就能知道:在正法时期,持戒就可以得度;而在像法阶段,就必须在持戒完备的前提下,入定才能得度生死;现在是末法了,受戒的少,守戒的就更少了,在这样恶浊的基础上,要进入禅定的殊胜中,这是非常虚妄的一个做法,所以往往很多人修持禅定,但是不得契入,这是基础做得不够。

在宝莲香比丘尼的心里来说,她认为戒律就是保护别人的,是约束自己的,于是她才说:我行淫欲,也没有干扰别人、败坏别人、也没有损坏别人,这怎么能是犯戒呢?以这种理解戒律的心态来说,一定是出问题的。出家僧人在一个月里,要有两个时间要颂戒,一般是在初一和十五来做,叫做黑月白月诵戒,也就是学习戒律,为什么要做的那么频?因为重要。

于是虽然她犯了菩萨戒,但是因为她对戒律不理解,错误的理解了戒律的意义,导致了错误的行为举止。当被发现行淫欲后,又为自己辩解,虚妄地言说戒律的本意,这就导致她的罪业更添一层了,一下掉到了无间地狱。在《地藏经》里,我们读得到无间的五种无间情况,时间没有间断、一个人也是满的,多人也是满的、惩罚的各种器具也是不间断的,想求一念停止这些惩罚都是没有可能的。这无间真的非常可怕,随后我们分享到的十习六交,就再次表述了地狱的可怕。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琉璃大王灭了释迦族,善星这位比丘虚妄地说:一切法都是空的。结果这个善星,以这个生身掉入到了阿鼻地狱中去了。”

琉璃王子灭释迦族的事情,我们常常提,这也是因果之下了,在这个事情中,也教育了目连尊者。他原先以为:神通力超越一切。于是追求神通,在神通上是佛陀声闻弟子中第一的,结果他用钵盂救下了五百个释迦族的精英,想有这五百人这个种族是不会灭的,结果当琉璃王子屠城完毕,目连把放在天上的钵取下来一看,这五百人都化成了血水,也没逃过去,所以才有了请问佛陀。佛陀讲业力大于神通力,而愿力大于业力,导引弟子以发愿的方式来对抗业力。

而这个善星比丘,他虚妄地说:一切的法都是空的。这就有问题了,往往我们也常说,法是不生不灭的,那么不生不灭,就是本具的,但是却又没有一个实在的体可以去观察。于是说这个法体是空,法相也是空,但是法的功用却不是空的。如果法的功用也是空的,那么法就是没用的东西,善星就把这个法的体相用,都给说成是空的了,这就错误很大了。于是他的这个错误,和宝莲香的错误不一样,宝莲香是犯戒了,为自己找借口;而善星是没有领悟到法的真实义理,虚妄地讲,讲给大众听,这个麻烦就很大了。我们知道:你讲点有用的,这是好的,你讲的内容很重要,这更好,但是你讲的内容,要不跑偏,而且要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听的人越多,你的罪业也就越大,于是这个罪业就是谤法的罪业,我们知道诽谤正法,没其他去处,就是阿鼻地狱。

所以这里面提到的两个例子,都是非常中规中矩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例子都是毫无破绽的。我们去读《楞严经》,难免就会百度到那些诽谤《楞严经》的内容,找了各种理由来说《楞严经》是后人捏造的,这都是诽谤正法的罪业,阿鼻地狱客。而有的同修也不分青红皂白,看到了文字,就说那一定也是这样的,很可能就是这样的。这样一来,你自己错误的理解,你自己大不了出不了轮回,地狱里转一转,六道里走一走;而如果又转述说给别人,那么这就是诽谤大乘,这个罪业,应该急速地忏悔。如果不忏悔,修行想得利益,是不现实的,因为还有余业要受,所以才还有个命活在人世间。如果这个应该受的业力也受没了,那么随后业力流转,必定是阿鼻地狱了。

还有一个非常恐怖的说法,这个部分也常常有人触犯,我讲给大家听。这个说法就是说:佛经不能读,都是后来被篡改了,已经丢失了原貌了,所以读不出什么了。这个话我真的听过很多次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为?谤法的行为。如果你听信了这个说法,那么你对佛经失去信心了,这个信心一丢,你学佛是没有路可走的,可以说谁听谁信,谁的法身慧命就断了。

五十五位菩提路十信开道啊,对佛法的信受都没有了,进不去的。于是你可以不信我说的,可以不信他说的,但是如果你对佛经都不信受了,那么你的信心已经不行了,信根已经败坏了,产生不了信的力量。这个力量没有,生发出的信的效果也就没有了。“信”是道元功德母,是你学佛修行的基础。没有这个信了,后面什么都白扯,没有用的,如果谁破了你对佛法的信,你要真的很随顺他的破坏,那就冒傻气了。

有人来破坏你对佛法的信,那是来考验你,是否真的信受佛法,是否真的归命于佛法。如果在这上谁动摇了,那么这个人救了也没啥用处了, “信是道元功德母,能够长养诸善根”。你种种的善根想有一个结果,有个向上的力量产生,那么没有信了,这十一种的善根都枯萎了,这善的力量都没有了,我们靠什么力量走向哪里?只能靠业力拖,走向更黑暗的深渊了。

上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3)
下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