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48)

  • 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48)

音频在线听

 

【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这是旁生十种投生原因的第四个。因为这个鬼是蛊毒鬼,他的鬼寿完毕了,投生为动物,就成了种种有毒的动物。前面我们提到蛊毒的虫子就是种种毒类,做鬼的时候因为心中有恨,所以杀气飞动招感如此的境遇。鬼寿完毕了因共业招感,招感到有毒的色身。”  

这类众生的恨包括两大类:一个是对内的顾影自怜;一个是对外的嗔恨抱怨、怨恨等等。对内顾影自怜,怜惜自己又有什么错呢?  

各位是否想过我们和众生是什么关系?因为迷惑,所以妄分众生、妄分你我、是非对错;因为无明遮蔽,迷惑颠倒,所以才有了你对我错、你高我低、你上我下、你怎么样我怎么样的分别和对比。这样的话,我们但凡有了一个内外不平的心,都是和自性矛盾的。对内的爱怜可怜等等是心还没放平,于是外边不是高就是低了,高就让自己显得更卑劣狭小,低就显得自己很高大。如同湖海的浪,有波峰波谷,高的地方叫峰,低的地方叫谷,那么分有什么意义?他们都是海水不是吗?于是海浪一个接连一个,任何一个点都此起彼伏的重演峰谷的角色,如果上去了就高傲的不行,下去了就卑微的不行,这个心态是错误的、是染污的、是不平等的、也是不清净的。  

返回到有情众生的轮回中,这六道或许每个我们看来微小的众生都曾经非常辉煌过。如《大悲莲花经》里记录的,彼宝藏佛前的轮王,带领千子发了种种人天福报之愿,随后如果他们不转发菩提愿,他们的结果是什么?虽然彼一时是人王地主、天神天主,但是时过境迁,他们福报完毕,跌落轮回,就要做驴、做马、做鸡、做羊、乃至做鬼、做夜叉罗刹、乃至地狱受苦。所以觉悟的是佛菩萨,沉迷的是凡夫。  

于是凡夫是沉迷的菩萨,菩萨是觉悟的凡夫。觉的就是这个回归自性,别无其他。我们内心平了,世界平、天地平、任何事物都是平的、没有那么多的纷扰搅乱,也没有那么多的你高我低。内心中但凡有错误的念头,错误就是和自性的性德背离的。  

自性很难用言语描述,因为自性是抛弃二元对立的,是一真的。因为没有对立,所以言语文字只能描述其一个侧面、或者一个角落、一个部分。言语文字是建立在对立分别上的,这个字念这个,那个字念那个,代表不同的意思,文字本身就有狭隘和局限,无法真正地描述自性。他们出生于分别,必然要携带种种分别,这和自性不相应的。  

就像我们看东西,一个东西是方是圆?我们看一个侧面就知道了,但是一个侧面是全部吗?现在有那种很微妙的视频,这样看是这样的,转一个角度,又是另外的一个景象,自性也是这样的,用一个角度去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但是又不能不去表述。我们看《心经》里描述的: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这三组不的内容是相反的,按数学的逻辑来说这就是废话。  

真正到了那个状态确实是言语道断,没法用言语描述。这个言语一出口就是错的,因为言语、文字、乃至心念这三个相,都是分别相、都是染污相、都是背德的。如果要求大家学佛要离三相: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我们就真的无处落脚了,不知道要怎么走了。所以佛法的微妙就是这样的,就像一个深沟,你想走出去,可以一点一点的靠沟边挖台阶上去,那么台阶不是沟的一个组成部分吗?是沟,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沟呢?  

佛法就是这样,在这个深沟里,找到一点可以攀附的地方,然后支撑自己向上,最后走出这个沟壑。当走出沟壑后,你还会贪恋那个在沟壑里的台阶和攀附手脚的崖壁吗?所以这个世界的一切一切都是虚妄的、颠倒不真实的、败坏的、染污不净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在这个环境里成长,如此才是莲花的品德,出淤泥而不染。佛菩萨就和莲花是一样的,在污浊中吸取养分,成就自性的妙香净洁。众生是颠倒的,染污不净的,如果没有这些种种恶浊,我们怎么发现会有种种的善?没有种种的背德,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可以反其道行之,回归自性的性德?  

所以万事万物,都在演说妙法真意,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如果顺着看,生顺死逆,就是连续不断的生死轮回,想不再承受,就要逆着走了。要逆自己的习气走、要逆自己的毛病走、要逆自己的种种不善秽恶走。因为这个众生内心里有怨恨嗔恨的火气,所以杀气飞动,举手投足就要杀人害人,这是毒,这是病,得治。

上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 略说(47)
下一篇:楞严经——精研七趣略说(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