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碎演慈香 (300)同沐仏光

 

 

同修:老师,给自己设障碍就是本来想随缘消业的,但真正面对问题时,又陷在自己固有的思想、认知、情绪里,于是就形成了障碍,考试没过去,能这样理解吗?

 

老师:给自己设障碍,念头不通达,做事吞吞吐吐,本来好事却做不好,自己的各种小执念在其中起计较。

      把好事做好,这对很多人也算是标准高了。做一个善,同时造了许多个恶,那么这个善还算善吗?给自己设障碍就类似这样。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好事也做不明白呢?起的任何计较、任何拉扯、任何纠结都可能是障碍。所以,把事回归于事,别裹挟那么多计较。

 

同修:知道了。

 

 

同修:老师晚上好。“同沐仏光,同为仏子,同心协力,同至彼岸。”这四句可以讲讲吗?我理解是菩萨四摄法。

 

老师:同沐仏光,这是场景描述,也是一个要满足的条件。虽然理论上仏光遍洒,但不是人人都能领受仏光照沐,所以,共同沐浴在仏光之中,这个条件性是有些苛刻的。

       同为仏子。“仏子”二字有很多层意思,最简单的意思是仏的弟子,高一些是仏的孩子,再高就是仏的法子、法王子。同为仏子这句等于换了一个提法,提醒并强调了身份问题,至于是仏弟子、还是仏的法王子,因人而异不做统一;同样,也不能因为可以共沐仏光,就可以共沾此利、共承此担的。

       如果前两个条件成功开启,那么作为仏的弟子,共沐仏光之中了,应该做什么事呢?应该致力于哪里呢?就是“同心协力”这句。作为仏的弟子也好、法王子也好,共沐仏光的仏子应该秉承仏的意志、领受仏的教诲,奔着相同的目标,努力于大略相同的事业,肩负共同的使命,承担相同的职责,对这个职责、使命能同心协力,所以,仏子都应该共赴时艰的,就是以同至彼岸为基本目标。这个同至彼岸,不止是这些同沐仏光的仏子应努力达成的,更包括了他们所能覆盖的受众、他们的工作对象。

       彼岸是哪一个港口、码头呢?“彼岸”这词放在仏教的大背景下,可以称谓彼岸的很多,得至菩提可以是彼岸,得诸解脱可以是彼岸,得无边般若可以是彼岸,得无上妙意、无尽法利可以是彼岸,但在净土门里,说一万道一千,得生极乐是彼岸,是所有的、各种各样的彼岸的集大成者。

       纵然是超度的最后环节,依然要提醒并重新告诫:虽然此一刻你们没有随本次超度趣生极乐,但你们也要努力回归极乐,而不应漂泊于外;若心怀大乘,应领命于净土之意,令诸众生,使令归仏,归生极乐。

       如上简说这四句的意思,你思维。

 

同修:老师,您讲的这一层我理解了。

 

 

同修:老师,晚上好!

      我是出大车的,晚上基本十二点前不停车。我想问:每天的普门超度,车不停能做吗?因为要经过好多地方,一分钟就跑出很远,这样的条件下感觉就像读课文呢,感觉就是没有在家里状态好。

       请老师答疑。

 

老师:可以做。

 

同修:老师,我每次回向都感觉身体好重,感觉像山一样,然后好半天才会正常。弄得我有点害怕这种情况,怎么办?

 

老师:保持好超度。回向感觉沉重,可能是出于你对自身能力不够的自责,不必有这些负面情绪,虽然能力不够,但可以用心态来凑。起码,无量轮回里,今时得遇仏法,也总可以借由自己微弱的力量帮扶一些眷属有情。

 

同修:好的。能力不够还需加油更坚持。

       谢谢老师指点!

 

老师:能帮,已是大恩。

 

 

同修:请问老师,现在的电子游戏很多,玩游戏的人也很多,玩游戏会使人容易堕落吗?

 

老师:堕落是分人的。容易堕落的,不玩也堕落。

 

 

同修:请问老师,如何理解因果通三世?

 

老师:因果联通全部生死的每个段落,说“通三世”是简说因果的复杂连绵程度,如按十二因缘法的架构来说也不为过,很难简单说明白的。

      因果从过去铺展为现在,由现在传递至未来,大如奔流,小入毫端,在在处处都离不开因果的呈现。这因果教育是现在我们较为缺乏的,以至于就算学仏人也并不是都能真实信受因果、理解因果的。

 

 

同修:请问老师:仏陀是从凡夫开始一步一步修行走过来的吗?

 

老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结成疑惑的深度却关联了第一因的部分,是一个看上去很简单,回答也可以很简单,但却有相当深度要梳理的问题。

       所谓第一因,就是最初的那个由头。但这事落在释迦仏身上就有点尴尬,因为世尊在娑婆就示现了八千次仏身,也就是在娑婆已经示现做仏八千次了,这算多吗?根本啥都不算。《法华经》开宝塔的环节,号召了他全部分身仏来会,充塞虚空,竟然需要三净其土才能容纳,所以,释迦仏这次示现成仏已经是轻车熟路得很,说从零开始、从彻底的凡夫开始,这有点不合适。对频繁成仏的世尊来说,我们没办法理解他全部生命历程里的最低点能不能和你我相提并论,能不能以彻底凡夫论。

       很可能起点不同,人家的起点是我们许久都到不了的终点,但从修行的角度来说,每段生命历程的走过,这都是修行的重要课题,都是重要内容。就像世尊在《金刚经》里说过的那样:过去多少多少尊仏他都皆供养承事过,直到遇到燃灯仏为其授记。这就很凡尔赛了,他是过去多少仏都没有空过、都遇到、都供养过,我们呢?世尊的起点是得遇诸仏无空过者,我们的终点能落在极乐,得遇阿弥陀仏一尊现在仏,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这不在一个量级上,根本没有办法类比。

       我们自恃凡夫,可能没办法定义凡夫应该是什么样子,所以,不能按“仏陀是从凡夫开始一步步修持”来理解仏陀。一般来说,仏出现人世间,这是示现,是在之前已经成仏,在兜率天已经预演,到人世间这都不知道预演多少次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指导灵的成长路线与众生的成长路线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教师的成长模式不相同于学生的成长模式,虽然教师要从学生做起,但学生学到头也不一定会成为教师。这个问题很像《楞严经》里探讨到的案例:金矿提炼为金,做成器皿,会不会再次成为矿石。如果有空,你可以看看相关内容。

 

人间天 于幻海迷局

2023.12.9

上一篇:碎演慈香 (299)皈依地藏菩萨
下一篇:碎演慈香 (301) 仏经自有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