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子非鱼,焉知鱼之饱不饱?

  • 子非鱼,焉知鱼之饱不饱?

音频在线听

 

同修:请问老师,水族箱里活的水族如何安置?

老师:劝舍寿。

同修:精神交流?

老师:你写字给他们看,也行。

对“舍寿”的部分,谁想说两句?

同修SXAR:劝舍寿,领念圣号,普门超度。老师,这个路子对吗?

同修:说除了这个小箱子,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而且大家可以去那里,只要大家想去?……

同修PW:沟通,给讲极乐世界有七宝池,有八功德水。

同修DJ:跟他说做鱼没前途,死路一条。

同修:然后,如果大家想去,我会何时何时做普门超度,大家可以来?

 

老师:各位想一下,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如果有障碍,会出现在哪里?

同修SXAR:鱼儿活得好好的,不想舍寿。

同修:不想去,原因在对极乐描述不详细,对轮回的苦描述不详细。

同修PZ:它就认为这就是它的身、它的世界,这样也是它的生活,其他不知道。

老师:想不想,是一个事情;能不能,是另一个事情;肯不肯,又是另一个事情。

就算他想,他能做到与否?

就算他能做到,他肯不肯做呢?

 

同修:请问老师,那鱼是否能清楚地接收到我们对他们的信息呢?

老师:你想不想做?你能不能做到?这是不是还是问题?

在我们说的沟通里,有一个“神识沟通”的部分,相关的文字不多,因为这个神识沟通有风险,并不是非常普门的路子;虽然也可以请外援,比如说请土地帮助,但前提也要你能请动!

同修:我请可能没那么大能力。

老师:面子得自己赚啊!不然,做点什么事情缩手缩脚,放不开啊。

同修DJ:你想请他帮忙,起码你得有帮他的能力,都是相互的。要不可以试试给土地念几部《地藏经》回向给他,看看他愿意不?

同修PW:地藏菩萨圣号一万声回向给土地。

老师:先贿赂一下呗?

同修PZ:小回向当中“有缘众生”应该包括身边各位护法和所在地土地了。

同修PX:鱼不舍,可以理解,但于最终的结果,又有何用呢?在沟通中,可以分成两条路线,一是推演如此这般,直到命终及最后;二是现在舍寿,跟随超度会到极乐。还请老师指正。

老师:若想做好,就多想想换位思考,体会并明白他的状态,借此劝解、告知,安排后续。

 

同修NLQ:老师,劝舍寿也不是想死就能死得了的啊。比如人厌倦了这个世界,不想呆了,那也有个自杀的过程,这一关也不是那么好过的,“寿”不是想“舍”就舍的啊。怎么劝呢?是不是我理解错了,老师。

老师:人家说鱼呢,你就说人。

虽然众生平等,但是人那脑袋转得多快,歪脑筋多多?!

同修NLQ:老师,鱼活着,就算人话都听懂了,它想死,也不容易啊!

老师:嗯,不容易。就像你听我话都不容易,何况说鱼?

同修NLQ:我觉得就是咽气的过程很难做出来啊!

老师:子非鱼,焉知鱼之饱不饱?

 

 

(注:摘录《大方等陀罗尼经卷三•梦行分第三》中世尊的两则典故。)“善男子夫于学者。观一切法住平等性。不离有不离无。不离有边不离无边。不即是边不离是边。不即是我不离于我。不即是色不离于色。不即是受不离于受。一切法者不可言定。不可言无定。若无定者应无三宝究竟解脱处。当知是法即有定性。若谓无定上无诸佛下无众生。是无定相。虽复如是。然不可言无复不可言有。若菩萨观一切法著有着。无即菩萨累。若见众生而生着相。是菩萨累。若离众生亦菩萨累。若着众生行是菩萨累。若离众生行亦菩萨累。若着我行是菩萨累。何以故菩萨常应如是心住中道。得名菩萨究竟慧也。善男子阿罗汉人都无是事。无是事故不得名为究竟慧也。”

老师:这经,也不是一般般的深。

 

“复次善男子我于往昔作一居士。受性憍恣而不推求出世之典。时有比丘执持应器。来诣于我而从我乞济身之具。时我答言沙门释子汝从何方来至我所。执钵而住何所求索。复更问言汝何种姓。为上姓中姓下姓乎。又复更问曰。汝于五法常学何律。汝于十二部经常学何等。复更重问汝。今名何受姓云何。汝于三业中常修何业欲求何处。上中下乘汝何乘所摄。求究竟乎求分段耶。如是无穷重问。身便得患而即命终。以是因缘今故语汝。若以施时莫择上中下性实相世谛。于有无法而不分别。若分别者即名菩萨着我人寿者亦着行者。不名菩萨住心中道得究竟慧。”

老师:这段有意思,问了一大堆废话,结果还没问完,就挂了。

 

“善男子我今复更略说往昔因缘。我于往昔作一比丘。时有居士设大施会。请沙门婆罗门。贫穷下贱须衣。与衣须食与食须珍宝与珍宝。我时甚大贫穷而无资财。我时望得珍宝物故往诣会所。于其中道见有大桥。于其桥上见众多人匆匆往来。时诸人中有一智者。我以愚意问此人言。此桥何人所作此河从何而来今向何去。复问此木何林所生何人所斫何象所。载此木为青为白为赤为黑何日所作。此木松也柏也柳也。曲也直也有节无节也。破此木铁何冶所出何匠所造。此水碱也苦也甜也深也浅也。何用作此桥也。

善男子我于尔时。次第而作七千八百问已。尔时智者便答我言。咄痴,沙门居士请汝。汝但涉路至于会所。可得悦意后不生悔。汝今舍问如是等事。于身无利何用问为。如是等木何野所生。何人所造何斧所斫。咄沙门今且速去还当语汝。我时闻此语已。涉路而去便到会所。所食荡尽财宝无余。我时见已懊恼结恨。[口*瞘]声叫言是何苦哉。心口所失值如是苦。还到桥上见向智人。时人问言沙门汝云何憔悴如是多不吉耶。我时答言以贫穷故往诣会所。欲求衣食所须之具。于其中间以见于汝。徒问无益之言。使我不值饮食所须财宝。以是因缘我心生恼。”

 

老师:这段更直白,问吧,问了几千几百没用的废话,到时候,饭没剩一口!

 

“尔时智者而答我言。夫为比丘于身无利。理不应问何用问为。善士比丘汝以一误失现在利。从今已往于身无利。慎莫多问应观诸法。于身利者宜应须问。何谓为利。观有为法应以远离此即为利。观平等法宜应亲近此即为利。不赞已毁他此即为利。自既了达教他了达此即为利。自能厌离世乐亦教他离此即为利。自知莫问无利益亦教他莫问此即为利。我向了达知问无利是。故语汝速往会所。”

老师:只是可惜,这版本不够好,对阅读有障碍。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20.1.31

上一篇:如何获得学佛的“信”
下一篇:《地藏经》是开启忏悔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