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佛法的南传北传之说

  • 佛法的南传北传之说

音频在线听

\

 

同修:老师好,可以请问南传佛法与汉传(北传)佛法的不同,分别修行的次第吗?

老师:释迦佛讲法四十九年(当然也有说是三十五年的),这些提法、观点有很多差异。毕竟世尊在初转时,就有弟子随即证悟而成罗汉。后来世尊命一些罗汉各寻因缘,以度众生,以弘法荫,这也是南传的开始。所以南传的佛法,也是世尊说的,但要看是什么时候说的,以及传播路线、内容、框架等等。

 

亦如我也很懈怠地分享了快十年了,现在也必然要面临各种过去内容的整合、调整和劝退。一些时效性的内容,在彼时是需要这样做的,但过了彼时,就要卸下,不能一路保持的。所以佛法也基本这样,只是时效性并不那么明显。

纵然佛法时效性不明显,但大众的根性水平等等还会有变化。当几代人后,差距就显出了。所以受众的改变,逼迫佛法必须做出应对,如果不应对,就只有灭亡。佛法在诞生地灭亡的原因,不过如此。

但是很多人不敢做过分地解读,乃至其他人没有提过的,他们也不敢说,这就导致传承的内容次第减少。只要时间稍长,这种没有加入适应性调整的传承都将败下阵来。

其原因并不是佛法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法必须满足上下二契”, 失去一个都不行。印度佛法的消亡,就是佛法丢失了下契,就像大树失去了根本,莫说传递,莫说借此成就,就连存活都成了问题。

 

汉传,或者北传,很多人认为是丢失佛陀本意的,其实这个基本态度就有问题。佛的本意是什么?在大乘经教里俯仰皆是。但在小乘、在南传、在阿含部里,表现得并不明显,或者说就算有表达,也不容易抽取出一整套内容和框架来。

举个例子,就像说电脑、手机等等,需要安装一个运行程序,需要有基本的格局框架,但随着使用,随着新东西的产生,就逼迫这个基础程序要保持更新;如果不能及时配套更新,这个程序就会被下架,被遗弃,佛法也是这样。

过去没有电子设备,自然不会有这方面的规章制度,但现在网络也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如果不能更新,不能做出适应性调整,不能在调整同时保存基本格局框架,这种坚守都将成为时代车轮下的炮灰。亦如我们不能用几十年前的生存模式过现在的日子,学佛怎么可能因循守旧?百年前,还有拿大刀长矛要和枪炮拼命的人,当时是觉得勇气难当,但现在看,不蠢吗?

 

修行,什么是“修行”?

脱离根本目的,就不是修行;

脱离佛法指引,就不是佛教框架内的修行;

脱离心行转化,就不是修行。

大乘小乘,南北传承,都如此。

 

于是你要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这法界的种种规律,可见的、不可见的、可理解的、不可理解的,纷繁复杂,臃长繁复。

但,不要脱离根本目的,你根本的愿望才是你的照明。不知道自己的根本愿望,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需要什么,就沉淀下、安静下,回头看看来时的路,看看能不能找到你走丢的那个岔路口。

修行的次第不外乎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佛法、认识真相,之后理证合一,理事同步,即你获得对应高度的理和证。

 

所谓“对应高度”,幼儿园有幼儿园的标准,初中有初中的标准,博士有博士的标准。所以罗汉有罗汉的标准,菩萨有菩萨的标准,佛有佛的标准。能达到其中任何一点都是值得赞叹的,但只要没到成佛,这条路就没有到终点。不管任何路线的再多解读,没有到佛的高度,就还在路上,就必须可以有不会、不懂、不理解;就必须可以有不认、不识、不觉悟。这个“不觉悟”,就如一地菩萨不知道二地菩萨的行持一般。

 

所以学佛,在框架格局够高的时候,要广开言路,要求学、求教、求证,以免自己偏颇、缺失。过去讲三师证,受大戒尚且需要多师共证,何况其他?

南北的互相攻伐,多少年从未停息,这种内斗内耗并不是一个正经学佛人所乐见的。我不想参与到这样的内斗中,所以我提醒各位,回到你学佛的最根本目标,找寻你的根本动力——“你为什么学佛?”别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若能找到,那就更不要辜负了自己的使命。

如此,自取。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20.3.24

上一篇:“吃出健康”的谬论
下一篇:为什么我们要做往生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