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87】| 偈(六)

  • 《法华经》略说【87】| 偈(六)

音频在线听

 

【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在所游方,勿妄宣传。若有闻者,随喜顶受,

当知是人,阿鞞跋致。若有信受,此经法者,

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

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

及比丘僧、并诸菩萨。斯法华经,为深智说,

浅识闻之,迷惑不解,一切声闻、及辟支佛,

于此经中,力所不及。汝舍利弗,尚于此经,

以信得入,况余声闻。其余声闻,信佛语故,

随顺此经,非己智分。】

“舍利弗,这个内容是为了利益众生才说的,当你行走于外的时候,不要随便瞎讲。能信受此经法的人都是曾经在过去佛处恭敬供养后,也曾经听闻过的;如果有人能信受你说的,就如同见到我一样,也如同见到你及其他的比丘们,如同见到很多菩萨们。这《法华经》要给那些有甚深智慧的人说,那些见识浅薄的听闻了,不会理解反而会产生疑惑。

这《法华经》的义理是声闻罗汉、缘觉、辟支佛依靠自己的能力所不能企及的,就像你舍利弗听闻《法华经》,也需要依靠信力契入,何况那些罗汉们;其他那些罗汉们虽然说相信佛说的内容,从而随顺相信《法华经》的义理,但你要知道,这只是他们随顺我的缘故,而不是依靠自己能力、自己智慧而相信的。”

这里提到“若有闻者,随喜顶受,当知是人,阿鞞跋致。”如果有人听到了就欢喜、相信并能如此奉行,你要知道这个人就是阿鞞跋致。

“阿鞞跋致”又叫阿唯越致,一般解释为三不退转,理论上说要达到七地或八地菩萨位才能获得的保障。还有一种阿鞞跋致的解释是入菩萨地,前面是辟支佛地,后面是佛地,也就是阿鞞跋致菩萨已经是趋近成佛,是在成佛路上不退转的这种菩萨。

《法华经》的这个法印就成了一个大章,如果有人听到了欢喜顶受,他肯定是不退转的大菩萨,就算现在示现种种,那不影响他转身即得不退转菩萨果位。那么佛说的这个“法印”又是什么?“法印”就是以法作为印信的意思,也就是盖章卡戳了。衔接上文,我们知道佛说的这个法印是“一佛乘方便说三乘”的部分为主了。

不退转菩萨位的事情,说的是结果,而不是因由。你能欢喜信受一佛乘的部分,你能理解三乘的关系,明白这是方便法,这是需要一个很强悍的基础,非是不退转菩萨不能真信。于是又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舍利弗如何信的,也不是因为他的智慧足够;二是其他罗汉菩萨也依然是这样,所谓信,那只不过是“佛你说的,我就信了”,而不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善根、智慧的真信。

这里就有一个很大的隐患,所谓信佛的“信”就产生了一个大的分水岭,不退转菩萨的信是真信,就算罗汉辟支佛对佛的信受还只是摄于佛的威德,并不是对法理本身的真实信受。

推演我们的信,那是一毛没一毛、一毛也没摸着,这个话在之前也常常说,原因是借由《楞严经》的《五十五位菩提路》,其中提到前十个信位的状态境界,我们自己拿经文对照,一比就知道了,自己那点信,实在是算不得信。也因此我对大家说:“信愿行”现在的排序应该是“愿信行”,不再是以“信”为基点,现在的我们不能拼信力了,勉强可以拼愿力。

对信愿行来说,愿力如果拿不到手,就没有契入点了,也就变成了一个摆设,不得其力。愿力是我们现在就可以驾驭激发的,不需要拼宿世善根修为,愿力是我们契入信愿行的方便入口。这也是九字读经以愿契入很容易找到突破口的原因。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86】| 偈(五)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88】| 偈(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