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402】| 如来寿量品(3)

  • 《法华经》略说【402】| 如来寿量品(3)

音频在线听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时,世尊见这些菩萨们多次请求不止,也知道还会坚持,就对大家说:‘你们要好好地、仔细认真地听,这余下的内容是关乎到如来的神秘神通。一切世间的众生,天人也好,普通人也好,那些阿修罗也好,都在说释迦牟尼仏从释迦族王宫出家修行,后来到伽耶城不远的地方坐道场,最后四十九日得成无上正等正觉。’”

这是前半句,后半句是其实释迦仏已经成仏许久。前半句里提到:世间众生对仏的认知是有限的,就算三善道,对仏的认知也是如此,几乎都差不多。

释迦仏在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出生,是净饭王的儿子,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后来,见闻到生老病死便出家,经过多年苦修禅定,最后在尼连河边、菩提树下夜睹明星,示现成就。之后就是漫长的讲法,直到色身躯命的最后一刻,在双树林示现涅槃。人寿八十岁,传法四十九年,分五会说法,讲经共三百余会,留下经文汗牛充栋,度脱众生无量无边。

这些是我们很泛泛的理解,作为学仏人应该都要知晓的,这些所知所闻是释迦仏示现如此的。但释迦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就像我们看某个影视剧,从而了解了某个演员,但影视剧里展现的是这个演员的全部吗?释迦仏八十年人寿行走亦如给我们演了一场八相成道,但释迦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三善道的众生,只是看了一场八相成道的表演,却并没有真正了解释迦仏,这也包括很多大菩萨。那些认为释迦仏成仏不久,或如弥勒菩萨那样认为释迦仏此时也才成仏四十余年,其实都是被八相成道给转了去。就像我们看剧,把剧里的当成真实的,把小说的当成历史的,把部分表现理解为全部的。

对仏有各种狐疑的一个根源,也是基于对仏的不了解。就像某演员各种活动很多,说话也很爽朗、很讨喜,但已经严重抑郁症多年,几万片药吃下去才勉强稳定,我们能把那个表现在外的当成真实的他吗?理解不了地涌菩萨,因为不理解释迦仏成仏久远,这是因为仅见了八相成道的表演部分,而没有理解其真实。

亦如之前有人问:为什么有时经文里仏陀自称如来,有时却称为仏陀或世尊?但凡涉及到如来的部分,就是围绕其根本法身的部分。这事当然不容易理解,因为世人仅是见仏,这个“见”在彼时三千年前,是见到释迦仏的色身行走,见的是如来的一个应化身,就像一个演员演过几万个剧,我们仅见的只是一部剧。

时光穿梭,三千年后的人,别说对这一部剧有什么深刻解读了,可能连这部剧都已经不了解了。就像现在的人类遗忘一个事情要多容易,可能十几二十年就已经无法沟通了,很多东西从我们的生活里被抹去了。时间一晃,那些记得的人入土,这些时代烙印也就没有机会再传了。想起之前看过一则内容,说清朝的末代皇帝有一次参观故宫,发现其中挂的画像和名字不对,就和工作人员说:“这个不对。”工作人员哪里能忍,就一顿说:“多少专家、多少考证、多少努力而认定的,你随便说不对就不对吗?”溥仪说:“我爹我能认错吗?”

几十年的时光就可以让人类遗忘很多事情,三千年的间隔下,作为后人的我们又能解读出什么来?这种理解极其破碎,因为材料破碎,如我小学时佩戴的《心经》和现在主流的《心经》断句就不一样。本土文字标点出现很得晚,进入仏经就更晚,这些经文里的标点都是后人加的,且时间不很长的。

古代读书人要有一个技能“句读之不知”,就是一段文字到底要怎么断句的能力。记得上学时老师举过一个例子:一人去朋友家拜访,不想天降大雨没有办法回家,只好在朋友家留宿,但主人不想他留宿,于是就写了一句话“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结果朋友一看没有一点走的意思,后来问他这句话你看懂了吗?对方说懂了,不就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但主人的意思是“天想留你,但我不留。”这就是断句不同导致表达意思完全错误。

当初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多数经文采用了几字一断的方法,努力在一大段经文里保持几字一断的节奏,实在避免不了才有那么几句是稍有差异的,这对后人有很大便利。有时,我们看的某些版本经文里没有逗号、问号这类的标点,只有句号,不管句子说完与否都是句号。

如果没有经文的传续和流布,我们靠什么和前辈获取连接呢?古人说:“纸寿千岁,石寿万年。”也不尽然,最好的铜版纸在自然环境里也就能保存几百年而已,其他的纸更差了。如在一个古墓里发现了一版《道德经》,结果这一对比发现与流传的《道德经》竟然差异很大,那么哪个是真的呢?

仏教经文好在流通得多,多点流传,多线流传,就算由于历史原因选择流传了某个版本,而其他版本出现后,依然会把跑偏的部分带回来。这其中最为核心、关键的原因并不是文字、平台或媒介,而是仏教的教义是亘古不变的,基于这个亘古不变的教义,就算某些部分稍有出入也无碍,以后会修改过来的。

我们学仏,“仏说的啥啊、讲的啥啊、为什么这样说不那样说呢”等等这些成为我们理解仏意与否的分水岭。你理解,那么这部经文和那部经文相同部分就是一脉相承,在相同部分上各种经文的描述侧重略不同,纵然你没有读过其他的经文,但其主旨、内核是一致的,这就方便容易获取一通百通的学习体验,但这种效果还得从举一反三中来。

比如此段经文,为什么说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这个“知”字是不是很奇怪?这些菩萨们确实如上一段多次强调了自己的意愿,为什么此处用了“知”,而不是用“见”?简单翻译为仏见大家三请不止,后来开讲了;如果回到“知”字上,到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用?

这个“知”是因为仏陀确实知道,如果不回答,这些菩萨们会如此请一天、一个月乃至一年。“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而“知”是对那些还没有发生的,此处的“知”是仏陀为了止住菩萨们继续请求,也确实知道这些菩萨对这个问题不可能松口、放任,他们一定还会追问下去,所以,此处用“知”,而不用“见”。这就反映出仏的那种能力,已经预见了不说仏寿无量会是什么结果。

这就是经文的妙,一个字展现出来的那种境界和能力、智慧和慈悲,这是世间书籍根本无法拥有的妙义神趣。就这个“知”继续思维,仏还知道什么呢?说的恐怕也只是应该说、可以说、需要说的,而不说的可能会更多。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401】| 如来寿量品(2)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403】| 如来寿量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