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如何获得文殊菩萨一般的信心

  • 如何获得文殊菩萨一般的信心

音频在线听

 

编者按:日前同修问老师,请教如何做到信?怎么样才算信?答疑对话就此展开……

老师:那要问你,想了解什么层面的“信”了。

同修:十分的“信”啊!

老师:在凡的信,能做到天台宗强调的六信,就已经很好了;在圣的信,那就要按《楞严经》的五十五位菩提路的十信位来对照了。

十信位,这也是五十五位菩提路较比靠前的境界。我过去也常常说,拿这个对照自己是一信没一信。所以这是在圣的信,如果你想了解完全的十分的信,需要看五十五位菩提路的十信位。

天台宗的六信为“自、他、因、果、理、事”这六个字。信自己,信佛菩萨,信万事有其因,信因果如此,信理如此,信事如此。这个部分过去在“略说六信”中专门说过,具体你可以在幻海迷局微信公众号(rjt8899)里搜索。

 

如你所言,信需要智慧,但我不那么太强调信,为什么呢?因为信是一个综合体现,这是宿世善根的综合体现。不是说,我做了一个什么事情,就马上能信。

很多时候,我们会以为,如果我经历了那样的事情我就会信;如果我经历了什么什么事情,我就会信。可是说实话,就算他经历了那些,他也不一定会信。亦如我提到N年前,参加三时系念法会,回程时候出了车祸。在下山坡的时候刹车失灵,车速飙到令人恐惧的速度,以现在来看,一百二十迈都挡不住了,且是在弯曲的山道上。以这样速度,没撞上前车,没撞上迎面来的翻斗车,没撞上一边山体的岩石,也没一头扎进另一边的小河,却是卡在了山沟里,由一棵并不粗壮的树,拦住去路。虽然翻车了,但只有一、两个人惊吓过度,其他人略有擦伤而已。那么你说,如果你经历了这样的事情,你会信佛菩萨巍巍神力吗?就算在如此巍巍神力面前,一车所谓学佛人,四十多人啊,几乎集体在哭爹喊娘,想一想这场面讽刺不?辛辣不?让人唏嘘不?

 

我们可能设想过,我如果经历那样的事情就会信,可是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就像今年五月我们去九华山,其中一个同修说了他自己在这段学习中的感受,然后还在问东问西。另一个同修就急了:你都有那么好的感受了,你还不信啊?你都有那么多的感受了,你为什么还有疑惑呢?在他看来,如果我经历了那么多的感受,我就不会疑惑。可是事情并不如此,就算有很多人亲身经历了很多神奇的事,他也依然不会立马相信。

 

就像有位同修,带她的一个闺蜜做了一场超度,结果这个闺蜜就兴奋了,看到了这个,看到了那个,又看到佛是什么样的,佛光是什么样的,可是她信佛了吗?后来学佛了吗?并没有。就算同修敲多少回边鼓了,她也没有想着自己学佛。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经历过什么,见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我就会信。其实不然!很多众生也是这样,说你帮我解决这个,我就能如何如何。你不要上当,你帮他解决这个,他还会有那个。

 

信力这是受用的表现,是由信根生发而来;信根又是由善根做长养。

我们百度最容易查到的三善根就是不贪嗔痴了。但如宣化上人说的,善根最少有十一条,这是十一条细项上形成合力,表现在信根上,再由信根生发信力。那么我们的信根是否健在?因为很多时候,有些行为是伐诸根的,也就是让宿世修行的根断了。

就像那个树你种了很久,但忽然一天你做了一个什么事情,就把这树砍伐了。你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把树砍了,后来希望看到结果,但迟迟没有果子,为什么呢?因为树没了,也就是伐了根,自然不会有力量被生发出来了,自然就见不到对应的果子。

所以如果根断了,在随后的修行里,要接续诸根,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过往错误的认识去忏悔、道歉,并消解,然后接续宿世修行的那个愿念心行,你的那个根才能接得活,不然你就得重新栽树苗了。

所以这十一条善根就是整个的土壤环境,其中生发出五棵树,就是对应五力的五根。我们如果信上不给力,那就试着观察一下自己的信心,如果发现还是不给力,这就很可能是信根断了,那么就要考虑是接续宿世善根,还是重新栽树了。

由此,就出现了两条修正的路线。接续善根当然是更容易做的,也更容易获得信力的受用,可是认识自己,面对自己,承认自己的过错,这也不容易;而如果重新栽树,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果,这个链条可能会太过漫长。这样的两条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所以你要做的对应行为也会发生偏转。

 

 

因此之前说:信虽然很重要,但这不是我们当下就能拿到的力量,不是我们能随便驾驭的力量。于是“信、愿、行”这三个,只有“愿”才是我们当下就能拿到的力量,也只有“愿”才是可以随我们的取用而容易展现的力量。所以“信、愿、行”这三者的关系,若从最容易获得效果的次序排列,愿力是第一,行动力第二,信力第三。也就是说,我们姑且可以不去管信不信的,你问你自己愿不愿,肯不肯,由此获得力量或许能撬动这个固化的巨轮。

如果我们非要先和信力死磕,那么可能磕到死,这个信力也没长出来,所以不如转向。这个转,亦如《地藏经》里开篇,佛问文殊菩萨“汝知数否?”文殊怎么回答的?他没说我知道,也没说我不知道,而是说:我现在不知道。因为以我的力量,用一千劫来计算,大概也不能知道具体数字;但如果用一万劫呢?应该可以知道具体数字。

 

他可以知道,只不过是暂时不知道。所以,此时他是否能证明佛说的话是真实不虚的?他暂时还没能力验证,如果非要验证,可能要连续干活一千劫。所以说文殊菩萨有智慧啊,虽然暂时不能以我的力量验证这个话的真实性,但这是佛陀您说的,我就信了。

这个信是没有验证的前提下的信,按现在说,这就是迷信。为什么他会选择迷信,选择在自己没验证能力的时候就信受呢?因为文殊久修善根,证了无碍智慧,以此无碍智慧做基础,又以久修的善根做保障,我选择相信佛说的话,就算我没能力验证,我选择先相信。

 

这就是大菩萨的信力,依此信力,在暂时无法验证的情况下,选择完全相信佛说的话;同时,这也彰显了大菩萨的智慧,依此智慧,补足了验证能力不足的缺憾。

但是随后这句话就不好听了,我虽然是迷信,但我有资本选择迷信佛陀。可是那些小乘果位的圣人啊,还有那些天龙八部等等,他们可没这资本,他们可就不能这样容易地选择相信了,所以请佛陀讲一讲,给大家说一说。

 

我们也是一样的,佛说的种种,我们有能力验证吗?说六道,说轮回,说虚空法界,说因果循环,这些我们通过短暂地生死能有机会验证吗?或许可以,但真的太难太难!

我们在没验证的前提下,要不要信?这就如之前举过的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华罗庚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而哥德巴赫猜想是个啥?就是证明一加一等于二。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接受,不能认同,不能理解,为什么得二啊?为什么不得好几亿啊?那么这种学习,有机会去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吗?他没有机会,对不对?

 

所以学佛的信,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智信,不要迷信,但你想智信,也得先从迷信开始。就像华罗庚也得先从一加一等于二开始学习,如果他开始就怀疑了,你给我证明一下为什么得二,老师也没办法教他,他也就没机会证明得二了。

 

如果我们能选择相信佛菩萨,这个迷信会靠谱点,或许会有机会验证佛菩萨的教诲不虚,言辞不虚。这就如文殊菩萨一般,我们可能没有长久劫来一直在修善根,我们也可能没有证得无碍的智慧,但我也选择相信了,那么是不是从直观的效果上来说,文殊菩萨的信,和我的信是雷同的呢?那么如果我们也如文殊菩萨那样,佛您说的,我信了。是不是我们也等同于:我久修,我无碍智?这就是读经的妙了,也是学佛的妙。

佛菩萨这样做的原因,我们直接攫取,当成自己的,我们就攫取了他们久修的成果,也省去了他们久修的辛劳,捡便宜的事,干不干啊?这大便宜,我们得会捡啊!于是开心不开心啊?省去了久修的艰难困苦,直接获得了久修的受用,所以这就是巧妙点的信了,不靠其他,就凭一个“二”劲就可以了。

 

说多了,且到这吧。

上一篇: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下一篇:透过狐女的案例看因果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