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法华经》略说【97】| 穷子喻(五)

  • 《法华经》略说【97】| 穷子喻(五)

音频在线听

 

【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

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

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库藏,而无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

“因此,二十年里他就一直在干除粪的活。至此以后,穷小子在这个大院子里也混得脸熟,大家都互相认识了,出来进去也没什么困难障碍了,但他依然住在自己的小屋里。

长者身体有病,知道自己也快死了,就对穷小子说:‘我现在有金银仓库财物,其中多少东西应该用在哪里你也应该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你应该理解、体会我的意思去做。为什么呢?我现在把这些交托给你,就不会怀疑你,你应该好好用心,不要有漏洞丢失。

这时穷小子领命,很仔细地做着库管账房的工作,也没有想着私下拿点哪怕一顿饭的东西,还在自己的小屋住,下劣的心还没能舍弃。”

长者多次以方便引导,但这孩子下劣之心不舍,就算把仓库都交给他了,他也没想着“这其实都是自己的”,所以根本就不会拿来用在自己身上,实在是秋毫不犯。

这个状态就不是原先那个了,原先是扫厕所,他没机会,但现在有机会了,他也没用,因为他始终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只不过是为他人看守,这个心念当然合适打工了,不合适用在父子关系上。 

对打工工作来说,就算再多的钱财物品过手,也不能私留一分,这个态度和做法是正确的。而长者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告诉他了:你就像我的儿子一样!已经是父子之称了,他还这样谨慎卑微,就不合适了,太把自己当外人。

并不是说看仓库私下偷盗就对,而是你想用什么,可以和长者说,长者能不给你吗?这就如我们的法财,都是替人看仓库,来人取多少、送多少,我们看着、记着,但自己不敢用。为什么你不用?钱财物品,或许都有对应的用处,不能私占,但法财则不然了,就算无尽分发,也依然不减分毫,你为什么不用?亦如某些护法菩萨一样,只是看着修行人,这不对了,叮当打一下;那做得不好了、说得有错了,叮当打一下。你作为护法,离法那么近,你不修行,这不就是穷子只知道看大门,不知道用法财吗?

这《法华经》厉害不厉害?如果读明白了,这就是大超度,横超三界的大法事。明白了,我不应该做看仓库门、除粪这样的事情,那我应该做什么事?佛怎么想的,佛怎么做的,佛担忧的,佛惦念的,那就应该是我要去想的、要去做的、要去分忧、,要去思维解决的,如此一转就是直接入大乘境界,不能说肉身证什么果,起码转身之后当得回归。

这就是直证,横超的佛法。会用,那心里得什么底气?!不会用,就去扫厕所、挑大粪去吧。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可以放下除粪工具,换下这套粪土尘坌的垢腻之服、离开那个小屋子了,那就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了。

这就是《法华经》,不会、不懂、不明白,那就隔山跨海,天堑难越;会了、明白了、懂了,那就法财无尽,随意取用。

 

【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于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忽于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这穷孩子接了新的活,没用多少时间就已经顺风顺水了,心量也大了,格局也起来了,对自己先前的表现也是很鄙视的。

长者临命终前,让孩子把走动亲近的这些人都请来,在大众中对大家说:各位你们应该知道,他就是我的儿子,是亲生的。在某城的时候走丢了,一晃五十多年辛苦流浪,他本叫什么什么名字的,我的本名是什么什么,往昔因为寻找孩子,实在是找不着了,所以才止步于本城。没想到竟然在这遇到了,他正是我走丢的那个孩子,我所有的财物都归他所有,先前也让他做出纳库管了,这些都是他知道的。

这时穷小子听闻如上的话,非常高兴就想:我本来没有什么渴望追求,而如今这些宝藏自己就获得了。

 

 

【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捐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心大欢喜,自以为足,便自谓言:于佛法中勤精进故,所得宏多。】

世尊,这位大富长者就像如来一样,我们都是佛的孩子,如来经常说我们就是你孩子。我们以坏苦、苦苦、行苦的缘故,在生死中承受着种种烦恼煎熬,迷惑且无知,贪著于小法,今天世尊帮助我们想明白了,除去了戏论诸法的粪土,我们更加精进努力,得到了涅槃的“工资”,得到这个“工资”后,心里就很开心很满足,自以为因为在佛法中很精进的缘故,得到的利益非常宏大巨多。

这部分是长者挑明身份和后事,到这就是整个“穷子喻”的比喻部分了,至于比喻了什么,后面慢慢展开来说。

这部分就如授记一样了,没有挑明关系,穷小子还是那个穷小子,就算关系再好,他也好,大众也好,还会认为只是长者的干儿子,关系好而已。但有了这个授记,他自己知道了,大众也知道了,他身份和随后的地位等等就没必要再起计较了,就可以借此完成华丽转身了。这也是为什么舍利弗这班阿罗汉们对授记如此重视的缘故,有了授记就等于有了证明、卡戳盖章了;没这个事情,就好像还是自己写的便条一样,没什么证明力。

为什么要有证明呢?这个例子里,仓库盈满、财富无量,以后会涉及到怎么用的。如果没有证明,你用得对不对啊?是不是那个事啊?合不合规矩啊?就会引来很多麻烦。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师出有名”,当然这是从兵法里跑出来的一句话了,意思是:你要和人干仗啊,你得占领舆论阵地,得找到非常棒的借口理由,不然就师出无名,派出的军队都不是正义的,这种仗很容易打败的。一般打仗前都要喊口号,这就是贯彻“师出有名”,让军人觉得这是完全正确的。

亦如前两天有个同修沟通到一个众生,这众生各种干扰,就是不想让他好,然后深入沟通发现,这个众生为什么理直气壮的干扰呢?他之前遇到一尊佛,佛对他说:交给他一个任务,去干扰那些学佛人。干扰成功了,他的任务就成功了。所以他以如此理论高度在干扰学佛人,结果深入沟通后发现,原来是他太信佛所说了,结果被骗了,干的恶事劣迹斑斑,若这事不揭开,他还会理直气壮地继续干扰学佛人。

所以佛法什么最重要啊?不是你见了佛、见了菩萨、看到多殊胜的场景了,这都不重要,如果你信心很坚定,这些都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印证,也就是佛说到的法印。

如授记就是一种法印了,《法华经》里提到“一佛乘”就是法印,如其他经文提到“三法印”,你得拿到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才能证明你没跑偏、你没跑丢、你在正路上。不然就算你看到多少佛菩萨、多殊胜的场景,都不能说决定无疑。这个印证就如国王传位于太子,不是张嘴一说就完毕的,要把印玺传递给太子,从而证明这位置是正经靠谱得来的,不是偷抢掠夺逼迫来的。

为什么在大众中做这个事情呢?这样就会以自己的威势帮助对方,让大众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五祖和六祖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五祖在大众中把衣钵传递给六祖了,就没有六祖十五、六年的躲逃流亡生涯了,六祖也就不需要逃到广东去,很辛苦才站住脚跟,起码他可以正式接手黄梅。但五祖没这样做,所以六祖也就没得到这样的帮助。于是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质疑:你说的法是不是正经靠谱的?是不是对的?是不是契理、契法、契机的?“密而传”这样一个动作,注定了佛教的分崩离析,所以佛在大众中为谁授记,这种意义、价值、作用都是非常深远的。

法印是什么?怎么拿到手?不理解经教,不明白教义,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经文教义可以是长篇大论的,可以是短小精悍的,但其核心义理是很清晰明确的。你看到只是你看到了,不代表你拿到手,就像一块石头在地上,你看到了,你踩了几脚,踢了几下,你接触到了,你频繁接触到了,但你没拿到手,他不属于你!

这个精确清晰的义理就是法印,这个印在手,可以试着去在其他经文典籍里验证,验证得了,这个法印靠谱;验证不了,这个法印可能就是假的。

我们拿到手的法印需要去验证,这种验证可以很多元,比如说用其他经文教义去印证;也可以直接找佛菩萨印证;更可以从法理去印证;从实践的事件来印证,如果印证不了,你那戳可能是假的。如果各种印证后,发现印证不了,这就妥妥是假的了。要刨除你没印证对的情况,不能说“我没做对、没印证对,这法印就是错的。”这种思维逻辑就太奇葩了,因为群里有那样的人,所以我得多说两句,不然他再理会错就不好了。

什么叫没印证对?就如你找扫大街的问电脑怎么配能更好一样,或许你找他问葱油饼怎么烙可以有答案,但你问的不是他能回答的,这就是印证的路子、方向、对象错误。而法印的存在关乎到佛教命脉的延续,这是佛法传递下去非常关键的佐证,自然不是轻易拿得到手的,可也不能灰心丧气。佛讲法、菩萨护持、护法辛劳、善神恭顺,不是让你听到困难就放弃的。佛希望大家都懂,也就是希望大家都拿到手。《法华经》不就如此吗,一批一批一波一波的授记,佛希望大家懂得,所以佛肯定也希望大家能拿到法印、能印证法印、能借此帮助自己以及周遭或者他人得到此法的利乐。

所以你学的那个法,是否经得起法印的印证呢?是否就是法印印证下的呢?这就关乎到你辛苦奔忙一路后能得到什么结果了。亦如很多众生跑来理论:为什么我如何如何辛苦努力,却如何如何困难痛苦?最后一定是他执持了一个错误的法,这个法禁不住法印的检验,自然这个法就有漏洞、有错误,或者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过去阿罗汉不能被授记?因为阿罗汉执持的是小法,也就是说这个法太小,就好像都没有戳大,这戳怎么盖呢?所以若没有一佛乘的铺垫和深入理解,阿罗汉那个法还是小法,虽然是一佛乘的部分,但阿罗汉不会把这一部分用成整个一佛乘的。

我们理解了“一佛乘,方便说三乘”的道理,也就理解“一佛乘,方便说五乘”的事情,也就知道人乘的种种、天乘的种种也如羊车、鹿车一般,都是过渡、都是过程。后文有一个“化城喻”,这个“化城喻”就把一切的幕布全标注了。你懂了“化城喻”,也就知道这是究竟地还是方便住了。

《法华经》在我看来,几乎是给我们发了好多个法印的大章,拿到手了,确实可以法眼圆照,不容易被欺骗蛊惑,起码在法理上,对错一较之下分分明明。

这段把诸法戏论比喻为要除去的那个粪土。也就是这穷小子五十多年一直在做除去诸法戏论的这个影响。什么叫做“诸法戏论”?“戏论”就类似玩笑话,不究竟的、不靠谱的,说着玩还行,真拿它做点什么就不行了,毕竟是戏论,不能作数的。这个部分我们要注意,也就是说:你学的那个法,是不是诸法戏论?如果是戏论,你不能指望这个得到真实利益、达到真实效果的。

佛教进入中国也很久了,和中国的本土宗教及各种意识形态发生过深入的交流。虽然便利了很多,影响力增加了,但形成的戏论也非常多。为什么大乘经典的一句一偈都可以有无量的力量?明白了这一句一偈,就是大乘,就可以是全部的佛法;不明白,当然就是那么几个字,那么一句话了。很多戏论想当初也是法理,也是靠谱的,但走走道就走丢了、走偏了。

现在各种信息甚嚣尘上,如果不拿到法印作为凭证,这一路肯定会繁花似锦,肯定会“乱花渐欲迷人眼”。亦如这净土的往生一路,就是信愿二字,再多一个字都是废话。如某些菩萨借助“普门超度”往生极乐,他们连发愿都不用,就是合掌念佛号,就可以往生了,为什么?因为信愿已经融化在他的心行里了,这一合掌一称念就已经是信愿满满了。所以经里才说“乃至十念”,“乃至”就是哪怕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乃至”并不是必须的。

这事搞懂了吗?这就是法印!凌厉嚣张。你没拿到手,那就各种乃至乃至乃至吧,于是念一万也是他,念十年还是他,这差距就天地之别了。往生的法印在手,我要求你们必须念多少佛号了吗?我提醒你一定要多念佛号了吗?提醒你多念圣号的原因是为了往生吗?如果以为多念佛号就能往生,这就是没拿到往生极乐的法印。也就是说,不理解往生的根本关键所在,这路走下去不危险吗?不崎岖吗?不危险吗?能不坎坷吗?

上一篇:《法华经》略说【96】| 穷子喻(四)
下一篇:《法华经》略说【98】| 穷子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