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借善根

  • 借善根

音频在线听

 

有善根,你拿善根回向就完了,但是如果没有呢?要考虑怎么去接续善根,你要培植善根,然后再去做回向。

但如果善根不够怎么办?可以考虑借。

借,这个路数哪来的?前年在芜湖,那时候还在讲《法华经》,有一天跟陈老师出去溜达,忽然就提到一个问题。还没有讲到二十三品时,就曾翻开《法华经》查是不是跟这有关系,查完了发现:说的好像是这个事,但是为什么没有明确说这个事呢?在很多经文里也有涉及到,说这些人行善之后也可以趣生。后来,提出了七种趣生模式,其中有一个善根回向。

没有善根怎么办?借!朝谁借?当时第一念:普贤菩萨。但后来发现好像不太合适,不是说普贤菩萨不能借,他管得太宽泛了,而这是非常细致的事情,不是一个非常非常划算的算法。还找谁借?就找到药王菩萨这儿,药王菩萨为什么更容易借?他和普贤菩萨有差别。

普贤菩萨,不能说他完全被动啊,其实也挺主动的,但是他的主动跟药王菩萨的主动不一样,药王菩萨的主动是完全深入到最底层、最深重的苦难、病痛里,主动地去做布施,救度更前移。想想他这种发心是什么?基础的发心是我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哪怕用这样那样的方法,包括前面的舍身、燃身、燃臂这样的过程,百千万亿那么多。所以,他是可以做这个事,而且愿意做这个事的,是能做这个事的。

其他菩萨也能做这个事,但是在他的宿愿里,在他的行事中,这种表现不是非常突出,药王菩萨比普贤菩萨“舍”的精神更突出。

借用这样的一个状态,进程慢慢推进之后,如果我要想借善根,或者说借功德,我能不能在药王菩萨这儿借得到?通过对药王菩萨的行事、作风、品性、性格的分析,他可以。其他仏菩萨能不能借给你?能,但不在他本愿这方面特别强调这些,所以不是最优的方案,但药王菩萨是借善根最优的方案。

为什么他肯借你?现在变到另外一个话题了:你想借,借此趣生,他能借,也可以借给你,但是他为什么要借给你?你借完了,能不能还得上?如果借完了,还不上,以后你就变成臭臭了,对不对?在人面前,“小臭臭离远点”,这就完蛋了。

所以,要考虑能不能借得到、借完了怎么还,为什么人家能够借给你?这就是为什么要把借的模式作为趣生的备选方案,而不是作为解决人世间的各种苦难、各种求愿的备选方案,明白吗?因为,你趣生极乐了,你有培植善根的机会,你有形成功德的机会,你有还人家善根、功德的能力。但是如果在世间说:“哎呀,我那个孩子要考试了,我那个发烧了,我那个有病了。”你要是用这种借善根、功德去回向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事情是不是就变麻烦了?因为,很有可能你没有能力偿还。所以,借善根、借功德是要依附在趣生平台上、极乐平台上,而不是放在其它的角度。

正常来说,你要向菩萨借善根来解决你自己的问题,菩萨能不能借?有可能变成一榔头买卖,借完了还不上,你下次还借啊?下次就不好借了,对不对?就算下次再借你,三次五次都还不上,你好意思再借啊?咱有点道德,有点品质嘛,不能那么二皮脸,耍无赖。正是因为这个问题会引发后续的麻烦,在人世间各种求愿层面不太合适借善根、功德模式。所以要挂在趣生极乐上,你如果求生,他通过一些善根、功德回向你,促成你的得生了,你到极乐了,是一个极乐众生了,偿还善根和功德是很容易的事。这个问题到这儿前后左右、里里外外都清晰了。

这就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到底这个事情怎么落地?比如说啊,现在跟某位菩萨去借一些,能不能借来?能,借完了你怎么还?在没解脱的前提之下不好还,对吧?那如果我为了求生净土,借善根、功德,他能不能借给你?能不能保证你在临终时一张嘴,他就能给你:“哎,好,给你拿着。”就像需要用钱的时候,朋友“咔”给你拿来,这需要善根、善缘的维护,你没有这个善缘,等到临终的时候,早忘脖后去了,想不起来了。就是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你第一念能升起“我想找谁、求谁”的念头,是缘分的积累,没有深厚缘分积累,想不起来他;再加上临终的时候会有各种干扰,你再想不起来,没有深厚的善缘做帮衬,就麻烦了。

这就变成了刚才我说的“另外一个话题”,也就是基础之基础、根基之根基、落地之落地的地方:怎么能够建立我与这位圣者之间的善缘?身后的、持续的、长久的,能在临终的时候有获“力”的,能达到这样一个“力”益,能达到这效果状态。

 

 

余下后续的过程中,你肯定要触碰这个问题:怎么跟药王菩萨建立缘分?这是不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善缘建立不起来,你想借,人家也能借,你想不起来借,临终的时候没有这个意识。

这是我们需要先解决的问题,就是我跟他建立善缘,建立到临终的时候。这个想法是不是特别功利?哎呀,他有用啊,所以我要保持这个关系。在学仏很大一个阶段,其实你都要功利的,没有功利心,仏菩萨对你来说有什么帮助?可以功利,但别太过份私利。

这就出现怎么培植善根了。是不是需要去了解他呀?需要学习吧?《地藏经》里最简单的培植善缘的手段是什么呀?是:皈依、赞叹、礼拜、供养、恭敬,这些都是培植善缘的手段。

磕头是不是培植善缘的手段?是。这就是一种基础的手段,但是这个基础手段对我们来说稍微有点问题:我们在市面上行走,遇到药王菩萨圣像的概率极低。大点的寺庙可能会有,但是基本上很难有药王菩萨,最多是药王殿,孙思邈啊,李时珍啊,药王殿跟药王菩萨没关系。除非那种专门供养、专门修持的寺庙,但是这个偶然遇到的概率很低。

自然概率很难遇到,你怎么去接恰这个善缘?最保障的、最基础的、最低成本的、最低门槛是读经。想了解他,你得知道他到底是什么状态吧,所以发了几遍《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发了一遍,强调了一遍,又探讨了一遍,这些都算作帮助大家认识他的一个过程,或者铺垫。这个铺垫要达到什么效果?你起码知道他是一个什么状态,是一个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一些特征,这个熟悉度是什么呢?通过读经,这个经文补充点这个,那个经文补充点那个,多个经文互相补充,我们就对其有一个相对深度、宽度、丰富的认知、体会、感受了。这个感受到手,才方便礼拜、供养、恭敬、赞叹、皈依、称念。

前提条件是了解,如果说我不了解,我先去恭敬、礼拜、供养、赞叹,你都不了解,怎么赞叹?最多就是一个供养,我们又很难有这个菩萨像。所以,在不了解的前提之下,后续的这些手段方法是不太好做的。

先要去了解他,了解之后,方便我们礼拜、恭敬、皈依、赞叹、供养,这个善缘是不是建立了?比如说,有的时候有点病苦了,有点小灾小难了,你能不能想起来有这样一个选择机会,有这样一位菩萨可以帮助、可以依靠、可以去求一下,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可能?这就是属于把这个缘培起来,把这个关系建立起来了。

余下就是我们后续怎么去建立这个关系,从法理程度又提出了一个借善根、功德的模式,这个模式直指、直对药王菩萨。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变了,药王菩萨原先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咸可甜的状态,现在变成了不可或缺的。

这几个步骤,各位理解了它的用意了是吧?大概就这意思,余下就是继续深入地去理解菩萨,继续深入地去建立这个善缘。

 

人间天于河南

2022.10.3

上一篇:求其中得其下
下一篇:奔向粪球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