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学仏路上的歧路各别

  • 学仏路上的歧路各别

音频在线听

 

同修:请教老师:

昨天朋友说:“念一句阿弥陀仏顶五百遍《地藏经》,为何还要念《地藏经》,花那么多时间而不去念一句仏号?”愿念不开窍有啥办法,反正法师讲法和《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都告诉了,自己看着办吧。

 

老师:你的意思,需要我啰嗦两句呗?

 

同修:感恩老师呢!

 

老师:那就啰嗦两句。

任何修法,若能触碰足够高度,都可以是一念遍至的。这个“遍至”,并不是平面上的空间广阔,更有深度上的、有效果上的。达到那个状态,一句圣号抵得上千军万马;达到状态,念一句仏号,与念一句菩萨圣号,或者一句什么萝卜白菜,其功能效用都是一样的。

菩萨可能在念仏,可能在念这个菩萨、那个菩萨,或者什么修法等等,但仏在念什么呢?

想起一个笑话:某创作人记不住自己的作品,让人嘲笑。他是真正的创作人,可以不记得自己的作品,不用像他人那样通篇背诵,他可以忘,可以丢,可以改;而把自己作品记得贼牢固的,要么作品少,要么重复频率太高,要么记性强大。

仏就像是创作人,他所创造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有其遵循,这和菩萨的做派不一样;到罗汉状态了,更不敢对仏所讲说有只字改动。

《道德经》没在长沙马王堆出土前,那是毕恭毕敬,不许半点非议不敬的。等马王堆锦帛《德道经》出土,发现原来那本被抬到天的《道德经》竟然是堂而皇之的赝品,而且改动太多,已经可以说是篡改了。这说明什么?

前两年,8G内存的手机大战,其中提到了一个很戏谑的名词叫做“阉割版”,说某某的芯片是阉割版的。从《道德经》和《德道经》的对照,就可以发现:这个阉割已经到了鞭尸灵魂的深度了,把核心精髓抠掉踩几脚喂狗了。本土的文化全体都这样,而且由来已久,已经是过度阉割的现状了。

毒教材事件还历历在目,这毒教材普遍使用多年都没被嫌弃、没被非议,毒得深不深?终于有人咽不下这口恶气了,揭竿而起,还得发动自媒体煽风点火,才算把这个事情捅开。本土文化的精神世界已经被过度阉割完毕了,生机断绝,形如枯槁。

我们自称汉人,外人称唐人,汉唐高楼是平地起吗?强汉是虽远必诛打出来的,盛唐是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现在呢?挺悲凉的。尤其已经被排挤到文化边缘、文化沙漠、文化地图圈不出地名的仏教,更是如履薄冰、噤如寒蝉。很多人不明白、不理解、感受不到,那是因为他没有站出来顶过风雨,稍有体会就知道什么滋味了。

有人说:“若想仏教兴,当需僧赞僧。”从业者之间不能直接开战,大家互相抬着,这个场子还能待;如果大家各凭本领,这个台子很快散架了。这提法也没什么错,但本土什么文化底蕴?被阉割的没有创造力不说,你稍微好一点,那酸的柠檬精上身。古人给本土文人做了一个定位——“文人相轻”,是互相倾轧的。

仏法,我们以为可以一骑绝尘、不染世非,但仏法的流转还是需要人的参与,一代代地进入其中,扛鼎举旗。每一代想扛旗举鼎、统领万军的又是谁呢?多多少少是沾染着文人酸臭气息的,更多是在这个阉割环境里没有深度创造力的泛泛之流。

古话说:“尝一脔可以知全镬。”这一大锅菜你不用都吃,夹一口就知道整锅的味道了。用仏法的现状反推本土文化状态,或者反推,或者以其他的渠道部分参与,可以管中窥豹。

想仏法兴盛,要从业者互相捧着、抬着,你实在忍不住也不能拆台,毕竟自己也在这个台子上。

其他的文化领域是不是也需要这样?其他的技术领域、生存空间、产品竞争等等,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态度?因为,这个台子在,这个风口在。

同样,我们也是这样。这个台子在,我们就有条件探讨所谓仏法;若这个台子土崩瓦解,又会如何呢?

以此态度,任何教法宗门之下,谁乐意学什么,就去学,他有自己认可的学习计划和体系了,只能预祝一路顺风、所愿皆得。虽然从理智上来说一路顺风是不现实的,起码风从一面刮来,就有三个方向的人不顺风。

 

 

因此,不管跟随什么路线学仏的,每个人都很可能冒雨顶风在坚持着,足步深邃,跋涉而来,才在泥淖里、坎坷上、荆棘间、稠林中走到如今。他认可的路、认可的道理,自然有其因缘,套用经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生此念。

他行于东路,蹈向南途,归靠西方,身陷北陆,于种种困难里,于种种认知中,于种种知见间,是不是也这样?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生此境。

执着的东西错了,有此错误执着的善根、福德、因缘,若没有此善根、福德、因缘,则不生此心。

路走错了,有其行错路的善根、福德、因缘;学了什么法门路线,有其行于此路的善根、福德、因缘。

因此,早些说:“若业力情况不调整,福报不积累,其见解、认知、判断、行动、想法、态度是不会有调整的。”

遇到事了,不顺了,危厄了,乖戾了,能有哪怕一念间的松动,也可以逐渐铺垫、慢慢接引,从而舍歧途、归正路。

都是行路人,不过如那路灯案例一样,有的人行于光明;有的人虽在赶夜路,但有灯光照明指引;有的人却只能无奈抹黑夜路。凭什么有这样的差别差异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行此路。

你为什么愿生净土?你为什么愿念弥陀?你为什么要读此经彼经?你为什么要在这个体系里、要在那个系统中、要在什么平台下学习仏法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行于学仏之路。

纵然善根深厚,也会面临无数选择,但在关键处会有善缘及时成熟,能拉你一把、推你一下。从全程看,这一点一滴的推动促成,终汇成汪洋巨渊。若善根羸弱,依然是这些选择机会,恶缘念念间,一定会选择总体效果更坏的那个,就算这个不是最坏的,在所有选择的占比中,这种错误选择一定是更多的。福德如此,因缘亦如此。

我们所有种种,全是这些综合之下的走向。没有手段方法真实调控、真实影响,我们所能境遇、所能招感、所能触碰、所能涉及的,就是一个扁平的小圈。直到某一刻,这个小圈所能提供的三观经由某件事的加持开始松动、动摇、瓦解、破碎,才有机会遇到圈外的空气。若有福报,还有改变的机会;若无福报,一路泥沙俱下,半点不由人。

你选了什么,是综合之下的结果;他选了什么,那是他的综合走向使然,由人决定吗?为什么他能遇到那个事,由他决定吗?

不调整业力、福报的现况,命运就是一个铁桶,分毫改不了,那是宿命,铁一般的冷漠无情。如果业力可以松动、可以调整、可以消减、可以慢慢瓦解消融,加之福报可以有所增积,才能在下个路口看到从迷雾中渐渐清晰的另一条路、另一个契机,才有机会做出趋好的选择。

理论上,这条路不是我带你们走,而是各位在消业培福的路上拼了自己的努力才慢慢呈现在眼前,促成某愿、某念、某心、某想、某求、某忆。

只不过,这个系统为各位提供了一些方便,而这个方便也并不是简单容易就能抓握住,就能跟随上的。你所有的成长都是伴随消业培福的调整才慢慢呈现的,调整到某个阶段,自然会有某个阶段的眼界、认识、体会。若迟迟不上道,原先的各种力量结构没有改变,眼界并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认知并不会有什么不同,所见所遇也还是会那样,千年不变的老配方、老味道。

地藏经》是开启打破铁桶宿命的秘钥,蕴藏着改变命运极其关键的根本秘密。这个秘密要掌握,这个钥匙要揣兜里,这路就算依然有坎坷,但心有归途,知去处。

读经,更契合悟性不好的人众。和念圣号比,虽然读经的模式更复杂些,但我们从念圣号的直接手法里拿不到受用,还不如从经文直白描述中哪怕看到一丝一毫的提点,这也是促动命运走向的源动力之一。若能有源源不断的策动,虽改变缓慢,但总体向好、未来可期。

若把读经放在消业培福的框架里,读经就可以不断有所收获,不断获取来自三千年外的指点,如仏在前,耳提面命、叮咛嘱托。这种提点和收获,虽然不及念仏三昧那种殊胜弘大,但谁叫咱们根性劣拙,拼不得实修呢?人家或许有能力走得通那条路,我深知自己走不通,则不选、不喜;若也深知对方根性如我,我走不通的路他大概率也是走不通的,基于此,可以略做友好交流;若对方不觉得自己高概率走不通,亦是其善根、福德、因缘如此;若他也对当下方法等心存疑惑,此类疑窦并没有通过深入学习扫平解决,此时,若有缘听闻其他内容能解决其疑惑,自然会改换路线。

因此,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听此法。

因此,不可以秉承不变业力、福报,而行此路。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23.3.15

上一篇:为啥要避免占卜算命?
下一篇:疗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