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知病吃药

  • 知病吃药

音频在线听

 

因病予药的部分再补充两句。

经中说“知幻即真”,但仅是知道还不够;后来说“离幻即真”,知与离是有程度差异的。

医生开药也是这样,有病可以吃药,没病当然不需要吃药。能接受药的前提是知病、认病,如果不觉得、不认为自己有病,就算药再怎么对症对治,也不会吃。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双盲测试,患者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药还是安慰剂,医生也不知道哪一组吃的是药。结果发现,就算吃安慰剂的对照组也会有相当高的治疗效果,而吃药的那一组也达不到百分百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现在的科学体系来说,必须找到其中的影响因素,为什么吃药没用?为什么吃玉米面有用?

后来发现,是测试者心理状态对此产生的影响。在心理层面,知病与知药应该是一样的,那种强烈相信自己吃的就是特效药的,心理暗示越强烈,越容易被治疗,哪怕只是吃了几个疗程的玉米面。

我们学仏有时候也会受心理状态影响,或者说心理状态就像是一道道闸门,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应了外在的各种闸门,闸门更具筛捡效果。

发现病,承认有病,这非常重要。很多人讳疾忌医,不乐意听那些所谓不吉利的话,乃至说话都要避免那些不吉利的名词,这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忌医,类似的人也很难承认自己有病。

知道自己有病了,就算药很苦、很难吃、很烦恼,也会主动去吃。这也体现出信愿行来,相信这个药对治自己的病,愿意借此治疗自身,吃药的行为不用人看着,他会主动落实。

这样,反观我们自身会发现,好多人并不相信自己有病,体现出对药的态度不好了,不肯主动服药。我们许多人口口声声的学仏、解脱、菩提、极乐、殊胜、恭敬、虔诚、空、不执着等等,具体有很多很多,但从行持可以看出对待药的状态,借此也就可以窥探到对待病的认可度怎么样了。行的不真,类似于对药的态度不真,直接反应到信愿的不真,也直接反应出对自身病苦的不认帐。

仏是因病予药了,我们都是受众,是张嘴等着吃药的那伙人。可是,待仏示现灭度了,观病配药的人没了,如果自己想治疗自身,与过去张嘴等着吃就行的状态有了巨大变化,变成了要靠自身,对照病、找药方、找到药、配好药、好好吃药。受众的主要任务发生变化了,不再是等着吃药就可以,要对照病症,要筛捡药方,还要自己抓药、自己配药制药、自己吃药。主要任务已经不同了,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条件的改变,还以为等着张嘴吃药就行,往往成为学仏的炮灰,成为吃错药的冤魂,成为罕一人得道中的泯然大众。

往往也因为历史因素,这个开药方的人都很难亲遇,留下的验方也很多,反而增加了后人对照自身状态筛捡药方的难度。仏住世时,仏是那个诊病、配药、制药的人,受众很幸福,吃药就好;仏灭度了,还有些菩萨罗汉在,他们也能略完美地完成这个任务;但到末法了,这些事基本上都变成自己的份内之事,你不弄明白,就很可能因为用错药而出毛病,很可能因为对照症状出错误,随后一切努力化为泡影。

如果不认病,不能较为清晰理解自己病的情况,就算药在眼前也很难有勇气吃,就算有的人被形势逼迫吃了药,心理抵触、狐疑、迟疑、犹豫,这药本应有十分效力,也很可能效果不及格,再勉强也见不到效果。

余下就是,你知道自己的病了,还要知道药方对不对症,还要抓到正确的药,配制流程正确,正确服用,按疗程坚持。可能一个失察,某味药没抓对,效果就出现对应减损。

这“因病予药”对当下大众已经很不友好了,可是谁叫根性差、机缘薄呢?没生在仏前求解脱。此时泥潭深陷,只能自己挠扯了。深陷泥潭中,最有效的自救是俯身进泥潭,才有机会让自己不再下降,也算是另外一种的置之死地。至于能不能于后得生,还是看脸的世界,有那运气就有于后生的机会,这份运气大家也知道靠什么换取了:福报在,有转圜余地;如果深陷泥潭,又没有福报,那就一路顺风了。

如经文言:“先度此海。”

 

人间天于幻海迷局

2023.8.7

上一篇:区别三障
下一篇:好好活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