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栏目分类

浏览排名

三研《普门品》【25】∣迷失中的选择和需求

  • 三研《普门品》【25】∣迷失中的选择和需求

音频在线听

 

《普门品》是如何深入到究竟实相的高度,帮助我们回归自性的呢?

学佛终极手段就是开启自性功用、回归自性罢了。

回归一词也不圆满,这是文字有缺陷导致的,如果说回归是曾离开的意思,没有离开过怎么能说回归呢?

我们没离开过本性,所以回归只是勉强说说,深挖肯定是错的,究竟实相也是如此,较真一挖肯定是错的。

言语、文字、心念思维都有局限性,不足以描述自性的状态。

虽然没走禅宗,但是通过学习教义也达到了——莫张嘴、张嘴即错的状态了。

 

既然我们在自性里,为什么没有获得功用?

学佛所有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但我们在自性里,也就代表我们的自性功用没有丧失,为什么没有获得呢?

遮蔽而已!

这是随相法执宗可以达到的高度,若到圆融宗就是:暂时不需要罢了!

 

不是真丢了,也不是真忘了,不是真失了,也不是真傻了,而是暂时不需要罢了!

暂时需要的又是什么?

亦如我们暂时不需要觉醒,需要的是不觉,需要的是沉睡,需要的是轮回的痛苦刺激,需要的是烦恼逼迫,需要的是苦毒无量,哭倒在厕所里。

为什么我们暂时需要的是这个,而不是觉悟呢?

因为我们把这些事情放在头里、第一位了。

 

有选择就代表有选择项目,被选择项目间有可能是伯仲难分,所以才会面临选择;如果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没得选、没得商量了。

学佛也好,生活也好,轮回也好,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有选择,确实在面对种种件件时还有选择项目,什么时候我们懂得没得选择了,就一条路了,就好了。

如我们现在学佛也好、不学佛也好,生死轮回有得选择吗?

想不生死轮回,怎么做、如何出轮回呢?

这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因为我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是佛菩萨替我们考虑过的,而不是我们当时、现在就在考虑的。

 

 

为什么受了大苦还不考虑出轮回呢?

比如,念佛求生极乐;比如,在《普门超度》里发愿。

是否真发愿了?

真发愿就会发现,自己还有牵挂;没牵挂,你可以随佛往生啊。

这个超度终究是要送我们自己往生极乐的,而并非是为他人做的。

平时众生来了,为他们做;众生不来,就不做,等自己需要的时候,早忘记了,那就没办法得利益了。

平时众生常来提醒,你就总得捧着做超度,坚持到临终,不用他人送啊、助念啊,自己走,洒脱得很。

 

在平时点滴事件里,是否真的还有选择?

这是个很严肃的话题:

如果还有选择性,说明你没把佛法放在第一位;如果佛法放在第一位,就没得选择,肯定是选符合佛法的那一边,没悬念,也没卡机的可能。

当我们心念如此了,完全以佛法为根本出发点了,也就没什么可选的对立项目出现,你的生活也就不会那么多的搅乱,不会那么多的嘈杂,更不会那么繁琐了。

 

再浅说一点,在这个轮回里,我们有选择吗?

现在看来是有两个选择:

一是出轮回,二是继续轮回。

继续轮回是什么结果?

地藏经》里说得很丰富、很仔细了:

第三品说了什么叫做五无间,第四品又举了丰富的案例,还敲不开你的门吗?

第五品来了,一大堆的地狱名号、地狱罪报之事,还不够辣吗?

如果这三品敲不醒我们的迷梦,觉得在轮回里还有其他的一条什么路子可走,《地藏经》根本没读明白。

 

没明白没关系,再拿两个老太太做案例:

婆罗门女的妈,因为什么下地狱?她的罪业我们有没有?

光目的妈怎么下的地狱?她的罪业我们有没有啊?

如果有,再看一看自己那可怜的麟儿,能做到如婆罗门一般,还是能做到如光目女一般呢?

如果都做不到,你就不用想了,可能就要在下面把牢底坐穿了。

用经文同自己的事情一对比,什么这个神通、那个感应都不用,立马知道自己什么下场,知道下场不好了,还不抓紧跑路?

那是病,得治啊!

《地藏经》读不到这种程度,这种震碎地狱一般的吼声都听不到,如聋如痴就麻烦了。

上一篇:三研《普门品》【24】∣普门的两重定义
下一篇:三研《普门品》【26】∣坚持走一段看不到改变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