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迷局

净土往生

八事融通菩提境 字句皆显佛慈心 一去三千遥向拜 披星戴月步后尘 万法林林觅幽径 信马赏花风微醺 念得八事归正路 原来即是彼岸门

八大人觉经略说.61(第三觉知)

同样是因果,只是凡夫把精力都投放到不可能扭转的结果上,而菩萨却从源头上去努力避免。

2023-07-28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2(第三觉知)

任何一部佛经必须拥有法门。

2023-07-30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3(第三觉知)

学佛亦是这样,学,我们就扎实地把这里的内容尽最大地吸收。

2023-07-30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4(心无厌足)

佛教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生命游戏的规则。

2023-07-30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5(心无厌足)

佛教擅长于从根本处下手,而非在表面上做形式功夫,所以这一句就直接点出心是功曹,心才是一切的源头。

2023-08-27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6(心无厌足)

我们学佛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路才好走,而如果迟迟都不能平复自己的心,那一层浅浅的土就扫不开,也就自然无法扫除内心的遮蔽,自性的光明也就无法显露出来。

2023-08-27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7(惟得多求)

事情做完毕能洒脱地看着,就像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这实在是非常好的一种状态,自然也不会因为贪于功名利禄,而鼓动心行令业力沸腾。

2023-08-27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8(惟得多求)

因为念头是变化的,才在生死中流转无端,因为用的是假心,所以对假的东西特在乎,贪着于六根吸引六尘产生六识的多求中。

2023-07-28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69(惟得多求)

放开是得自在的开始,业力爆发了,那就承受它,如果总夹藏着私心,一边承受一边埋怨,这埋怨的业力还会拽我们去受报,这又何苦?所以这个放下看上去是舍,其实是另一种得。

2023-07-28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0(增长罪恶)

因为我们不懂控制心念,让心沉醉于追逐欲望上,所以导致自己的罪业也是念念增长。

2023-07-28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1(增长罪恶)

学佛的过程其实就是圆满自己身口意的过程。

2023-07-31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2(增长罪恶)

理论是为行事做指引,而行事是为理论做证明。

2023-07-31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3(菩萨不尔)

我们学佛按次第走这是最好最快最稳妥的。

2023-07-31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4(菩萨不尔)

这个世界没有人会阻挡你的进步,只有你自己才是你最大的敌人,如果不能战胜自己,总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做事情又常常自己打折扣,中国话是非常丰富的,想找个理由,何患无辞?

2023-08-27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5(菩萨不尔)

我们要不要攀佛的力量出轮回?要不要得佛庇佑?都要那就要做个和佛有缘的人,怎么做?信愿行。不要以为见了一眼佛像,听了一耳朵佛经就是有缘,信愿行才是真的缘。

2023-08-27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6(常念知足)

这个例子就能看出来人的欲望其实是没有止境的,而且会水涨船高,随着我们的境遇而在增加,所以这是凡夫的玩法。而菩萨就不这样,菩萨知足,为什么知足呢?

2023-08-27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7(常念知足)

我们用“普门超度”已经很久了,真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没有一定是下午几点鬼才来,所以大家也要心里有数。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不用举头了,周围就有众生。

2023-08-30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8(常念知足)

神通的部分我们不谈,说的多了就像是精神病一样,但是感应的部分我们应该有的,不管你学佛多久了,你只要真实地投入到实修中,一定会有感应出现。

2023-08-30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79(常念知足,安贫守道)

对我们凡夫而言,学佛的第一重要目标不是出轮回,这种所谓学佛都是瞎胡闹。

2023-08-30 详情 微信版

八大人觉经略说.80(常念知足,安贫守道)

所以才会真正地懂得学佛是多重要的事情,就算是有各种打击,各种压力,各种磨难,各种讥讽,我也一样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如果再不跑,那很可能就跑不了了。

2023-07-30 详情 微信版